【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19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政治●同平章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5 07:19: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政治●同平章事

 

隋唐定制,本以尚書、中書、門下三省長官為宰相,以共議國政。

 

但唐代宰相自始不限於三省長官,實沿於隋制之以兵部尚書柳述參掌機事,裴矩、裴蘊以黃門侍郎知政事,楊素以右僕射掌朝政。

 

從此開以他官兼理宰相之先聲。

 

降及唐代,此風更熾,如新唐書卷四十六百官志云:「唐常以他官居宰相職,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時,杜淹以吏部尚書參預朝政,魏徵以中書監參預朝政,其後或曰參議得失,參知政事之類。

 

不一而定,其名雖不一,要皆宰相之職也。」

 

唐代三省長官,因同為宰相之職,然以尚書究不若中書、門下之倚重,故其後惟中書、門下兩省長官為真宰相,洎後擔任宰相者又不僅限於兩省長官,亦可由皇帝就他官畀以他名,惟特以兩省綰握樞機之要地,故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同平章事,遂為習用之名,此制沿用既久,縱乃二品以上之官,亦須加以同中書門下三品之稱謂,始得入政事堂議政,如果不帶此職稱,遂不得入政事堂議政,以其非宰相職也。

 

以此唐自肅宗至德以後,其為宰相者必曰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唐之世不復改易,至於至德以前,宰相未有定名,稱道不一,馬端臨所謂唐代宰相名尤不正者是也,從新唐書宰相表考之,宰相之名號竟多達四十餘個,其中惟尚書令、納言、內史令、中書令、左相、右相、尚書、左右僕射、侍中、同中書門下三品亦為宰相正官,…至其隨時暫置者有知政事,參朝政;

 

知門下省事,朝章國典,參議得失;

 

參知政事,專典機密;

 

平章政事,同掌機務;

 

參知機務,參掌機密;

 

參謀政事,同治中國政事;

 

兼知政事,平章軍國重事。

 

參知機務軍國各事宜共平章,雖皆為宰相之任,而大抵為一人而設,並非官號。

 

(歷代職官表)至所謂同中書門下三品云者,意即與中書令、侍中待遇相埒,至所以謂為三品者,因中書令、侍中之官階俱為三品,迄至代宗時,中書令與侍中品位已升為二品,於是乃將中書門下三品之名改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之為同平章事。

 

唐代定制,加同平章事者必有本官,或為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或為六部尚書侍郎,或為尚書左右丞,或為中書門下兩省其他高級官員,要其品位當在五品以上者也。

 

依照新唐書百官志所載:「貞觀八年,僕射李靖以疾辭位,詔疾小瘳,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而平章事之名,蓋起於此。

 

其後李勣以太子詹事同中書門下三品,而同三品之名,蓋起於此。

 

…故自高宗以後,為宰相者,必須加同中書門下三品,雖品高者亦然…。

 

永淳元年,以黃門侍郎郭泰舉、兵部侍郎岑長等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自待舉等始。」

 

自是以後,終唐之世不能改。

 

又唐會要卷五十七左右僕射條云:「尚書左右僕射,自武德至長安四年以前,並為正宰相。

 

初,豆盧欽望自開府儀同三司拜左僕射,既不言同中書門下三品,不敢參議政事,後數日,始有詔加知軍國重事。

 

至景雲二年(西元七一一年)十月,韋安石除左僕射東部留守,不帶同三品,自後空除僕射,不是宰相,遂為故事。」

 

(彭瑞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56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3 19:45 , Processed in 0.12500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