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5 07:23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軍事●召陵之盟】
召陵之盟,即春秋時齊桓公伐楚之會盟。
西周自幽王涅被申侯及犬戎攻滅後,其子平王宜臼東遷洛邑。
自此以後,王朝衰微,諸侯橫恣,戎狄交侵,中原紛然而無寧日。
及齊桓公小白即位,管仲為相,選賢任能,齊國富強。
於是揭櫫「尊王攘夷」義旗,內安諸夏,外攘四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召陵之盟是桓公三十餘年霸業中,後期階段最為鼎盛之會盟。
如圖1左傳僖公三年(西元前六五七年),桓公與愛妾蔡姬乘舟遊於囿內之池中,姬盪舟戲公,公懼,禁止之,不從。
公怒,遣歸蔡國,尚未之絕,以誡之也。
蔡侯以依楚故,竟將姬轉嫁於楚王。
於是桓公用管仲謀,因伐楚以侵蔡。
明年春,齊桓公會魯、宋、陳、衛、鄭、許、曹八國之師,侵蔡。
蔡國小力弱,當之立潰。
於是諸侯之師伐楚。
楚成王遣使來問,責諸侯無故犯境。
管仲乃以大義責之曰:「昔周成王時,召公命齊太公為侯伯,諸侯不臣者,皆得征之,以輔佐周室;並賜齊國轄地: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山東沂水北),北至於無棣(河北鹽山)。周室王朝祭祀,楚國久不貢方物恭祭,是以來徵。周昭王南征,死於漢水,故特興師問罪。」
楚使者對曰:「方物不頁,誠寡君之罪,今後敢不供給;至於昭王南征不返,君其問諸水濱。」
桓公以楚使者強辭,遂揮諸侯之師進次於陘(河南郾師西南,見圖),以逼楚之方城。
至是年夏,楚又遣屈完為使,來相周旋。
桓公遂移師召陵(今郾城縣東四十五里),以策和、戰之議。
於是桓公為示中原諸侯壯盛之軍威,以懾服楚人,乃將八諸侯之師,布成陣勢,然後與屈完共乘而觀之,曰:「我為繼先君之好,汝楚國以為如何?」
屈完對曰:「君賜惠於敝邑,實敝邑之願。」
桓公又曰:「以此眾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對曰:「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
桓公欲以兵威服楚,楚使者以楚國防強固為答,針鋒相對。
於是媾和之約遂定,屈完與諸侯盟。
(李震)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