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邪馬臺國】 邪馬臺國,大約在西元第三世紀前後,曾存在於日本之國家。
其最早見於文獻者,為晉陳壽所撰「三國志」魏志東夷傳中之「倭人」項目,通常稱「魏志倭人傳」。
此傳總字數不過兩千字而已,但是因為係有關日本最早之中國方面之記載而極受重視。
該傳開頭便說:「倭人在帶方(按指今韓國京畿道及忠清北道之地)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餘國。
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
然後敘述從帶方至邪馬臺國之距離及方向,並提及邪馬臺國之人口約七萬戶,統治前述三十餘國。
國王為一男人。
從第二世紀後半,國內發生反亂,互相攻伐。
三世紀前半,共同擁立女王「卑彌呼」,而國大治。
卑彌呼事鬼道,能惑眾,為傳神意之巫女,而實際政事,委由其弟辦理。
又據魏志,西元二三九年,卑彌呼曾遣使者晉魏都,翌年,明帝賜予「親魏倭王」之稱號及金印紫綬。
又二四三年再遣使者向魏帝獻上奴隸等。
二四七年與狗奴國之男王不和而發生戰爭,旋戰死,營建徑一百餘步之大墳墓,並有奴婢一百餘人殉葬。
後來擁立一男人為王,而國中大亂。
旋改由其宗女名「臺與」為王,而國大治。
又據魏志之記載,當時之邪馬臺國農耕已經相當進步,如種植稻穀與麻樹,極為普遍,而漁撈亦甚發達。
身分階級之分別,亦至為嚴格。
不過,此篇記載由於帶方至邪馬臺國間之距離及方向,不大正確,而引起日本學術界對於邪馬臺國之位置發生未曾有之論爭:以白鳥庫吉教授為首之東京大學一派,主張邪馬臺國係在九州地方;
而以內藤湖南教授為首之京都大學之一派,主張在畿內大和地方(奈良縣)。
此兩說,各執一理,相持不下。
特別在二次大戰結束以來,三十六年間之論爭,更形激烈,業已有五六百冊單行本與一千多篇論文印行,甚至「邪馬臺國研究史」及「邪馬臺國論爭史」亦曾問世,可看其盛況。
(黃得時)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