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古流】 過去地質時代中所產生的流稱為古流(Paleocurrent)。
古流包括過去的水流、海流、氣流及冰川流等。
古流之存在最早經由索比(Sorby,西元一八五九年)之觀察研究而被發現。
近年經彼帝約翰(Pettijohn,一九六二;
PotterandPettijohn,一九六三)等人之有系統的研究,更明瞭古流之特性及意義。
古流之特性須研究堆積岩之有向性(VectorProperties)及無向性(ScalarProperties)而得明瞭。
觀測並研究堆積岩內之交錯層(Cross-bedding)、波痕(RippleMarks)、流痕或流鑄型(FluteCasts)、礫組構(GravelFabric)或砂礫之疊瓦構造(ImbricateStructure)等有向性堆積構造,便得明瞭當時古流之特性。
又測定並研究堆積岩之極大顆粒直徑、平均顆粒大小、砂岩頁岩比或砂岩百分比、顆粒之形狀、圓度(Roundness)及球度(Sphericity)等無向性之水平變化,亦得推知當時古流之特性。
一般觀測一點或一點以上之有向性,便得知當時古流之特性或流向。
理論上堆積岩之無向性表示自上游向下游具有系統的變化,而此變化可用於決定流向。
無向性與有向性相異。
僅在一點觀測的無向性不足決定流向,而必須有不在同一直線上之三點以上之無向性始可決定流向。
依據周瑞燉之研究(民國六十五年),臺灣北部中新世地層之砂岩百分比,大致自北及西北向南及東南逐漸減低,而其砂岩顆粒之大小亦大致自北及西北向南及東南逐次變小。
此等無向性表示臺灣北部中新世地層之砂質沈積物主要自北及西北向南及東南被搬運。
臺灣北部中新世地層之有關交錯層,波痕及流鑄型或流痕之有向性堆積構造之觀測資料亦支持此結論。
因此臺灣北部中新世地層之來源地在現今臺灣島之北方及西北方(可能在現今臺灣海峽北部),而北投-觀音山一帶最接近其來源地。
當時搬運沈積物之古流自此向南及東南沿區域性之緩慢古坡向下流。
此古流之流向大致與地層等厚線及地質構造之走向成直交,與地層增厚及砂岩百分比減低之方向成平行。
又依據臺灣西部之上新統及更新統之砂岩百分比、砂礫岩顆粒之大小變化與其形狀之變化等無向性變化,及其有關交錯層、波痕、礫組構(礫之疊瓦構造)等有向性堆積構造之觀測資料顯示,臺灣西部上新世及更新世當時之古流自臺灣之古中央山脈之中央部分(臺中區南投一帶)向北、西、南及東流動。
(周瑞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