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東漢士風】 東漢自光武帝興學校、盛教育、重太學、崇儒術、勵名節、尊處士,尤重孝廉一科,太學生各以氣節相標榜,以道德相砥礪,百姓亦以節概之風相尚,故士風最為淳美。
下逮桓靈之世,宦官操持國柄,朝政日紊、國是日非之時,清節氣概之士、握有輿論力量之太學生,皆投袂而起,赴義犯險,與之抗衡,遂有兩次黨錮之禍。
其輩雖慘遭殺戳,然能獨撐社稷達百年之久,其功厥偉。
宋代太學之學風、明末之黨禍,莫不步東漢之義舉,希冀救國家於萬一。
世謂東漢風俗之美,上凌三代,下駕六朝,亦非溢美過譽之詞。
桓帝延熹九年(西元一六六),太學生三萬人,以郭泰、賈彪為首領,與太尉陳蕃、司隸校尉李膺互相聯合,攻擊宦官。
宦官誣李膺等養太學游士,交結諸郡生徒,共為部黨,誹訕朝廷。
桓帝下李膺於獄,大捕所謂黨人,株連二百餘人,或死或逃。
後雖迫於輿情,予以赦歸田里,但仍書名王府,禁錮終身。
此為第一次黨錮之禍,亦為第一次政治之獄。
靈帝年幼即位,竇大后臨朝,以其父竇武為大將軍輔政,陳蕃為太傅,引用李膺等共參政事。
密謀誅除宦官曹節、王甫等,事洩,竇武自殺,陳蕃遇害,李膺等百餘人被捕,皆死獄中,黨人遭流徙、禁錮者六、七百人,太學生被捕者千餘人,宦官窮究黨人,牽連極廣,凡黨人之門生、故吏、父子、兄弟、族人,皆免官禁錮,是為第二次黨錮之禍。
東漢崇尚氣節之士風,經兩次黨錮之禍的無情打擊,被摧殘殆盡。
宦官繼續得勢,國事愈加不可收拾,東漢的根基,已為之動搖。
靈帝中平二年(一八四),下令赦免黨人,但為時過晚,已無補於東漢之危亡了。
(黃良銘)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