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經濟●中國經濟思想史】 人類在地球上生生不已,人口愈來愈多,經濟活動亦愈演愈廣。
因時間與空間的變化,經濟活動縱橫進展,愈滾愈大。
對過去的經濟活動而言,以研究事實記載為主者,列為經濟史,以研究人物想法為主者,列為經濟思想史。
而經濟思想史之所以構成一專門學問,乃出自西洋之架構,亦是近代的學問。
中華文化悠久,地大物博,經濟活動良多,累積經驗豐富,集思廣益深厚。
代代相因,皆有人作因時制宜之舉。
關於中國經濟思想史之研究,民國以來論著不少,而以西洋式章法架構去編撰者,首推唐慶增所著「中國經濟思想史」一書,民國二十五年一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之後,至今無出其右。
茲述中國經濟思想史上。
歷代各大家經濟思想之體系如下:一、上古時期(自原始至秦為止):思想最蓬勃的先秦諸子百家當中,可羅列四大派系為代表:(一)儒家:代表者孔子、孟子、為中庸派。
(二)墨家:代表者墨子,為實利派。
(三)法家:代表者管子、李悝、商子、韓非子,為功利派。
(四)農家:代表者許行、陳相,為力行派。
二、中世時期(自漢初至明末為止):漢代以後獨尊儒術,經世濟民思想亦以均富養民為中心,尤其是農業社會處處以中庸之道為依歸。
(一)漢代:晁錯的貴粟政策,桑弘羊的專賣均輸平準政策,趙過的代田法,趙充國的屯田政策,耿壽昌的常平倉政策,桓寬的鹽鐵論,王莽的六筦五均政策。
(二)魏晉南北朝:棗祗的屯田政策,李安世的均田政策。
(三)隋唐時代:楊炎的兩稅法,第五琦的食糧與貨幣政策。
(四)宋代:李覯的養民政策,王安石的新政,朱熹的社倉法。
(五)元代:耶律楚材的時務十策奏,托克托的貨幣政策,王楨的區田法。
(六)明代:周忱的平米法,張居正的一條鞭法。
三、近代時期(自清初至現代為止):近代經濟社會,深受西洋科技文明之衝擊,為因應時代所需,經濟思想偏向工商業社會之政策。
(一)清代:魏源的科技政策,洪秀全的土地國有政策,錢江與雷以誠的釐捐,李鴻章的洋務運動,康有為與梁啟超的新政,張之洞的勸學篇,薛福成的籌洋芻議變法,徐鼐的務本論,陳熾的續富國策。
(二)民國時代: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民生主義。
中國經濟社會自成一體系,每一時代因時制宜不同,按理說,經濟思想說不上新舊,只有古今之別。
但由於近代經濟社會巨變,經濟這一門科學的研究突飛猛進。
我國歷代先賢著作良多,史料豐富,如何擷取經濟資料,編織成冊,以發潛德之幽光,有待努力。
(吳永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