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9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百科全書●政治●生存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2-3 06:52: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華百科全書●政治●生存權

 

生存權與生命權不同,生命權是自由權性質的權利,生存權則屬受益權的範疇。

 

故生存權的意義不是僅消極的要求國家不侵害人民的生存權利,而是人民有權利要求國家,以積極的行為,提供物質上及精神上合乎人之尊嚴的生活。

 

德國於西元一九一九年制定的威瑪憲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第一項:「經濟生活之秩序,以使各人獲得人類應得之生活為目的。」

 

被視為憲法規定生存權之濫觴。

 

自此以後,各國憲法不乏關於生存權的規定,我國憲法第十五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財產權,應予保障。」

 

既是順應憲政之思潮,亦屬反映三民主義的人權觀念。

 

但仍有不少基於英美傳統自由主義觀點的人士,認為人權基本上屬於人民對抗國家(TheManVersustheState)的性質,不贊成憲法列有保障生存權之類的條款。

 

在他們看來,既無法實現條款的內容。

 

徒然有損憲法的尊嚴,當代以海德格(MartinHeidegger)為代表的存在主義哲學,認為人類之存在(Dasein),自始既擔憂(Sorgen)本身成為非存有,也為別的共同存有(Mitsein)而擔憂。

 

西德公法學者福斯朵夫(E.Forsthoff)之流,將法律概念與存在哲學結合,提出生存照顧(Daseinsversorge)的觀點,主張國家應透過具體的行政措施,「滿足符合社會生活條件的人類需要」。

 

亦即以集體的生存照顧,減輕個體的存在擔憂。

 

(吳庚)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65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3 19:48 , Processed in 0.09375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