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涕】 DDT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有機氯殺蟲劑。
2,2-Bis-(p-chlorophenyl)-l,1,1-trichloroethane。
C14H9Cl5。
1874年德國Zeidler氏合成,1939年瑞士之Muller氏始發現具有強力殺蟲作用,二次世界大戰中,廣用為家庭衛生害蟲驅逐之用;
以後,漸漸使用於農業上。
工業級DDT含各種異構體及不純物,mp(熔點)90℃。
具安定性,在氧及鹼下長時間日光暴露漸分解而失去殺蟲力,在氯化鐵及Naphthalene觸媒下漸分解,不可盛裝於鋁、鐵容器內。
在紫外線及空氣中無分解現象,在土壤中極安定。
對溫血動物毒性較弱,急性口服半數致死量LD50小白鼠為300-400mg/kg,白鼠250mg/kg,經皮膚滲透LD50小白鼠150mg/kg。
滴滴涕雖屬低毒性,但易為動物體內組織所吸收,不易排泄,使體內肝臟積毒性增加,家畜如狗、貓直接撒佈,能吸收蓄積而產生脫毛現象,因此只可做畜舍撒佈,不可直接使用於動物體上,在歐美亦發現噴撒於牧草經食後滴滴涕在牛乳中仍有殘留,甚至嬰兒食用牛乳發生中毒現象。
魚毒亦高,在0.lppm濃度即可致死,故不可流入養魚池,對益蟲及寄生蜂有毒害作用,宜小心使用。
具神經毒、接觸毒及胃毒作用,對昆蟲及冷血動物有強殺蟲力。
(對樁象、蟎類、蚜蟲、介殼蟲效果差),本劑具殘效性,蒸氣壓小,因此燻蒸作用小,殺蟲力與溫度有關,低溫時效果好(10-15℃),高溫時(30℃)效果較差,其原因主要為在高溫時體內酵素作用強,解毒作用快,且在高溫時對神經感受作用要比低溫為小。
當滴滴涕接觸到昆蟲外皮之油脂(Lipoid),可將其溶解後滲透過皮膚,達到神經作用點而擾亂神經機能,致使運動失調、痙攣、麻痺而致死。
但本劑為有機氯劑,殘效性長,對昆蟲易生抵抗性,為防抵抗性可加用反抵抗性劑(Antiresistant),如N,N-Di-n-butyl-p-chlorobenzenesulfonamide以增強其效果。
綜觀以上所述DDT的利弊點如下:利點:(1)對廣泛之害蟲有效。
(2)化學性安定。
(3)殘效性長,在害蟲活動前可先撒佈以防治之。
(4)土壤中安定,對土壤害蟲殘效性良好。
缺點:(1)瓜類、水稻、麥類、豆類、芋頭易生藥害(有機氨劑的通性)。
(2)對介殼蟲、蚜蟲、蟎類效果小,對天敵有不良影響,故對害蟲的繁殖有關。
(3)抵抗性害蟲易滋生。
(4)殘留毒長,在動物體內蓄積。
(5)對魚類毒性強。
滴滴涕在我國已禁止使用於農作物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