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檢索結果的適當性和相關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9 03:25: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檢索結果的適當性和相關性

 

PertinenceandRelevance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相關性(Relevance)和適當性(Pertinence)在資訊儲存與檢索上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名詞。

 

有些人把相關性和適當性當成一個可以互換的名詞,事實上,這二個名詞並不完全相同。

 

在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相關(Relevant)時,我們通常是以所找到的資料是否能解答問題或是否滿足資訊需求作為判斷標準。

 

如果所得資料能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我們就判斷該資料相關。

 

這種相關判斷(RelevanceJudgement)是相當主觀的,不同的人常會有不同的判斷結果。

 

至於適當性則是一種特殊條件下的相關判斷,它也是建立在所得資料是否能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但卻是針對某個人在某段時間的特殊資訊需求,所以只有資訊需求者本身能夠做適當性判斷,而相關判斷卻可能由館員,讀者或其他人來做。

 

依近年來文獻增長趨勢來看,大部分的學者都偏重相關性方面的研究。

 

相關性的研究已經很明顯的超過適當性的研究,許多學者紛紛提出不同的相關性定義,現將其簡述如下:(一)主題相關(TopicalRelevance):根據所找到資料的主題和資訊需求是否相關來做判斷,主題相關不考慮讀者的不同,只要在主題上相關即視為相關。

 

(二)邏輯相關(LogicalRelevance):不止考慮其在主題上是否相關,尚考慮其在邏輯上的相關性。

 

例如我們在尋找有關西歐的資料,英國、法國等西歐國家的資料能自動列為相關。

 

(三)情境相關(SituationalRelevance):不止考慮其在主題及邏輯上是否相關,而且將個人的知識及其他狀態列入考慮。

 

換句話說,即使是同一個資訊需求,其情境相關的判斷結果可能因人、因時、因事、因地而異。

 

事實上,我們可以將相關判斷當作資訊檢索的核心。

 

目前的線上檢索系統就是讓電腦來做相關判斷。

 

在這個講究個人差異的電腦時代,如何讓資訊系統所做的相關判斷等於讀者所做的相關判斷,已成為現代資訊系統努力的目標。

 

也就是說,只是主題上的相關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系統必須更進一步考慮每個讀者的差異,找出真正對讀者解決問題有幫助的資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2-10 22:42 , Processed in 0.250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