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6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變化氣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02:5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變化氣質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學以變化氣質」久為教育中習用的成語,甚至成為一項教條;

 

語出張載(橫渠)〔張載集‧理窟、學大原上〕說:「學者先須變化氣質;

 

變化氣質與虛心相表裡。」

 

(依〔宋元學案〕)「氣質」二字有不同的解釋,就張載所說的氣質,是誠於中者形於外,可見可感,卻與面貌美醜無關,很難具體指實的一種外在表現;

 

以虛心來說,可能近似「謙和」。

 

張載又在〔理窟、氣質第五〕說:「變化氣質,孟子曰:居移氣,養移體,況居天下之大(孟子中「大」字為「廣」,參見「居移氣養移體」)居者乎!

 

居仁由義,自然心和而體正,更要約時,但拂去舊日所為,使動作皆中禮,則氣質自然全好。」

 

是說所謂「大居」指的是「養心養氣」,以禮為行動原則,所表現的必然和普通人有別。

 

根據禮的精神,是以「敬」為主;

 

禮在學養方面,有由外而內的功能,即是外在行為規範,可以內在化而改變性情,成為自然,再表現到外在,便成了一種明顯的氣質。

 

張載於上文後接著說:「禮曰:心大體胖,心既弘大,則自然舒大而樂也。」

 

這就是由內在寬闊表現於外在和樂從容的氣象。

 

又接著說:「若心但能弘大,不謹敬則不立;

 

若但能謹敬,而心不弘大,則入於隘。

 

須寬而敬。

 

大抵有諸中者必形諸外;

 

故君子心和則氣和,心正則氣正。

 

其始也,固亦須矜持,古之為冠者以垂其首,為履以重其足,至於盤于几杖為銘,皆所以慎戒之」這是說氣質表現的和樂從容,還要根據內心「謹敬」,可說是寬舒從容之中,絕無輕忽放肆的成分,謹敬而不拘束造作,兩者調和,才能「自然全好」。

 

張載又說:「人之氣質美惡與貴賤夭壽之理,皆是所受定分,如氣質惡者學即能移。

 

今人所以多為氣所使而不得為賢者,蓋為不知學。

 

古之人在鄉閭中,其師長朋友日相教訓,則自然賢者多,但學至於成性,則氣無由勝。」

 

此處「氣質」,指天生性情,屬於心理持質。

 

天生氣質不美者,由後天學習也可改變。

 

學習的效果本就表現於言語行動中,遺傳有決定氣質的先天作用,環境或學習也有改變氣質的功能,環境改變主要的在於學,揆諸事實,這樣的例證不勝枚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26 19:10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