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研究法】 LongitudinalApproach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縱貫研究法就是對相同的個人或團體,在其不同的年齡或發展階段,連續觀察其發展情形。
例如,要探討兒童道德觀念在六歲到十歲的發展情況,研究者必須抽取一組六歲兒童,給予道德觀念的測量,並等到這些兒童七歲時,再給予測量一次,如此連續進行五年的測量,直到十歲為止。
由於縱貫研究法是以固定研究對象作長期的追蹤探討,所以它具有下列優點:(1)可以探討個體或團體發展的連續性;
(2)可以探討個體或團體發展的穩定性;
(3)可以探討個體或團體發展過程中陡增或高原現象;
以及(4)可以探討個體或團體發展中早期經驗對後期行為發展的影響。
雖然縱貫研究法擁有許多優點,但它仍有其限制。
大致來說,它有下列缺點:(1)研究時間較長,需要較多的人力與物力支援,故較不經濟;
(2)在長期的追蹤研究過程中,不易掌握研究對象,故易有樣本流失,影響研究的效度;
(3)在長期的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易受學習、經驗或其他因素的影響,以致混淆發展特徵;
(4)在長期研究過程中,研究的人員、工具以及實施程序等不易保持一致「以致可能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以及(5)如研究期間過長,不易獲得充分經費支援,研究因而半途而廢。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