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撒曲】 Mas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彌撒一詞源自羅馬,為天主教所行的供神獻祭儀式,本為晚餐前禱告之意,後轉為禮拜之意,今則為獻祭之意,因而在獻祭時所用的讚美歌亦用此名。
彌撒是天主教會最神聖莊嚴的儀式,表示對最後晚餐的紀念和它的神祕重現。
其名稱是由Ite,missaest(直譯為離開吧,彌撒已完畢)而來,這是在儀式完畢時所唱的曲子。
一般可分為四大類:普通彌撒、安魂曲、婚禮彌撒、教皇大典彌撒。
彌撒曲分為無音樂的朗誦以及有音樂的歌唱兩部分,前一部分由主領彌撤的神父和其助理負責,後一部分則由聖歌隊擔任。
所有項目(每一經)區分為特別朗誦(歌唱)與普通朗誦(歌唱)。
特別彌撒的詞曲只能用於特殊節日,普通彌撒則可用於任何時日。
其形式如下圖表所示:目前一般所稱的彌撒曲通常指慈悲經、榮耀經、信經、聖哉經、羔羊經五個項目,這些是普通彌撒,一年到頭都在使用。
自十四世紀開始,就有許多作曲家著力於此。
一四○○年左右,彌撒曲包含十一個項目,有五首特別彌撒,六首普通彌撒。
複音時期的作曲家經常創作普通彌撒,以致這五首普通彌撒有時候被視為一體,特別彌撒的歌詞比普通彌撒要古老得多,多數源自聖歌。
普通彌撒的曲和詞何時出現則不一定,例如信經要到一○一四年才成為彌撒的一部分。
一四○○至一六○○年是彌撒曲的主要時期;
此時彌撒曲是指整個普通彌撒的複音樂曲,這也就是現今彌撒曲的意義。
這些作品以連章(cycle)的形式呈現,藉由崇拜儀式的連接或藉音樂上的方法將各種不同的樂章組合在一起。
最簡易的方法是以相同的音樂作為每一項普通彌撒的開頭,尤有進者,則以同一曲調為基礎寫作各樂章。
連章形式的彌撒曲代表作曲家為法國杜飛(GuillaumeDufay,c.1400~1474)及義大利帕勒斯替那(GiovanniPierluigidaPalestrina,1525~1594)。
十七世紀早期,彌撒曲被認為是主要的音樂作品,這主要是因為帕勒斯替那的影響,部分因為彌撤曲的歌詞被認為不描述感情,符合當時的風氣。
十八世紀,特別是在義大利,許多彌撤曲以各種新舊風格寫成,甚至以管絃樂、獨唱加合唱的形式出現,也有借用器樂與歌劇手法的作品。
十九世紀早期的作曲家將續「交響彌撒曲」的創作,但在此時期最受注意的彌撒作品是安魂曲,其歌詞富有戲劇的可能性。
這些發展思潮在李斯特(FranzLiszt,1811~1886)、布魯克納(A.Bruckner)的彌撒作品中開始有所反省,而試圖重拾文藝復興時期的感覺。
二十世紀,彌撒曲創作持續走下坡,但仍有一些重要作品完成,如史特拉汶斯基(IgorStravinsky,1882~1971)與亨德密特(PaulHindemith,1895~1963)的彌撒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