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普藝術】 OpAr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歐普藝術是指二十世紀中葉的幾何化幻覺藝術。
歐普藝術是以「光」幻象作為表現手段,藉色彩和幾何圖形,如採用黑白對比,或強烈色彩的幾何抽象圖形,造成富動態的畫面,以刺激觀賞者的視覺,而產生顫動、錯覺或變形等幻覺的藝術。
「歐普藝術」原是一個新聞用語,用以表明那些純粹藉由光學方法,而達到能量創造的藝術的手法,故又稱為視覺藝術(OpticalArt)或網膜藝術(RetinaArt)。
一九六二年藝評家塞茲(WilliamSeitz)為歐普藝術下了一個定義:「歐普藝術是知覺反應的促成者,可說是探討基本幻覺的一種重要藝術。」
同時歐普藝術家瓦沙雷利(VictorVasarely,1908~)也認為:藝術作品應該是客觀的、無對象性的,必須對所有的觀眾產生同樣的感覺才行,且應避免獨特性及個人色彩;
因此歐普藝術往往藉色與形,創造動勢的感覺,而不是純粹表達情感或思想,甚且為了追求形與色的純粹感覺起見,完全排斥了一切自然再現的形象,且常藉變換平行線或同心圓,設計出似是而非的複雜視覺空間,或者利用並列的對比色(如:黑白對比),以造成動態的幻覺,進而達到錯視的效果。
故而可以說,歐普藝術的錯覺技法,便是它的主題,也是它的內容,甚至感覺作品比了解作品更重要。
歐普藝術的先驅,當推阿伯斯(JosefAlbers,1888~1976)和瓦沙雷利。
阿伯斯在包浩斯(Bauhaus)創造出一種既新穎又具動感效果的繪畫元素,其中採用了許多光學設計和顏色對比;
阿伯斯著力探索色彩之間的相互關係,並且發現色相與色調並無絕對性,而是相互產生影響。
他的名作〔正方形的禮讚〕(HomagetotheSquare),便指出色彩的錯視效果,且成為一九六○年代歐普藝術所探討主題。
瓦沙雷利則致力於知覺理論的研究與創作,對歐普藝術有決定性的影響。
他的藝術理念,乃是要除去藝術的神祕性,同時以打破習慣性視覺反應的設計,進而排除藝術的內在價值。
他的作品主要是藉在格子系統上運用強弱不同的色調和光影,以便造出明顯的三度空間幻像。
而其餘的歐普藝術家,有使用抽象圖形以造成強烈動感者的,如瑞利(BridgetRiley)的水流狀作品;
或使用強烈的色彩對比以使觀賞者的視覺產生疲勞,進而形成色彩和圖形顫動的現象,如彭恩斯(LarryPoons)的作品。
歐普藝術就色調的幻覺效果而言,與新印象派有雷同之處,然就增強色與形的表面張力而言,本質上仍是注重色彩和線條在畫面上的整體構成,由建構派和未來派演變而來。
歐普藝術在一九六○年代力主結合藝術與工業技術的理念下,開啟了藝術檢驗光電技術的先例,並使色彩和造形的可塑性,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在美術發展上,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