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陽】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劉陽字一舒,號三五,明安福縣人。
少受業於彭石屋、劉梅源(劉曉字伯光),見〔陽明語錄〕而好之,遂如虔問學於陽明;
泊舟野水,風雪清苦,不以為意,陽明甚為稱許,以告諸生曰:「苟不能甘至貧至賤,不可以為聖人。」
嘉靖四年(1525),鄉試中式,任碭山知縣,邑多盜,陽治以沈命之法,盜為衰止;
旋示縣民以禮教,並變其風俗。
嗣拜福建道御史,世宗改建萬壽宮為永禧仙宮,百官均上表致賀,御史群推陽為首,欲表賀,陽說:「此當諫,不當賀。」
諸人以危言動之,卒不可。
丞相嚴嵩欲籠絡之,陽不為所動,竟引疾歸。
後徐文貞當國,被推舉為光祿寺少卿,不就;
築雲霞洞於三峰,與士子講學其中,自鄒東廓沒,江右學者,多歸向陽。
劉陽對師門之旨,身體精研,嘗言:「中,知之不倚於覩聞也;
敬,知之無怠者也;
誠,知之無妄者也;
靜,知之無欲者也;
寂,知之無思為者也;
仁,知之生生與物同體者也。
各指所之,而皆指夫知之良也,致知焉盡矣。」
又說:「清明在躬,知之至也;
養知莫善於寡欲。」
以及說:「有不善未嘗不知,是致知;
知之未嘗復行,是格物。」
足徵其篤守師門之教。
劉陽嘗謂師泉(劉邦采)曰:「海內講學而實踐者有人,足為人師者有人,而求得先師之學未一人見。」
其意蓋欲以昌明師門之學為己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