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太學】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漢代太學」是西漢武帝時創設的高等教育機構。
設立太學之議,起於董仲舒在賢良對策中「求賢必先養士」的主張,建議「興太學,置明師」,以培育天下之士,而備國家之用。
到了建元五年(西元前136),首置五經博士;
元朔五年(西元前124),丞相公孫弘、太常孔臧等又建議置博士弟子員五十名,於是太學正式成立。
太學的主管是九卿中職掌禮儀文教的太常;
太學教授為五經博士。
博士的任用,方式不一;
有經朝臣或其他博士推薦的,有由官員改任的,有係特別徵召的,有為賢良、文學或明經等科選士轉任的,有試經第一而出任的,也有博士弟子直接擢升的。
博士的待遇最初是四百石,宣帝時增為六百石。
博士的首席最初稱僕射,平帝年間稱為六經祭酒,後來又改稱博士祭酒。
博士的任務除教授經學外,尚有參與國事疑難討論、校理國家藏書、臨時出巡地方或奉使外國等。
博士弟子員(太學生)的甄選,途徑有二:一是由太常選拔十八歲以上儀容端正的俊秀之士,為正式的博士弟子;
二是由地方上的縣令、縣長、侯國之相和縣丞等,甄選學行優良的屬吏,呈報上一級的郡守或王國之相,加以複選,而後遣送入太學,比照博士弟子,接受教育。
博士弟子每年要參加歲試,成績優異者,可以派任郎中(這是光祿勳屬下的朝廷侍衛,為漢代甄選官員的主要來源);
次等的可以任郡縣屬吏,有機會再循察舉的管道,擔任郎官。
太學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五經;
而五經博士並非一經一博士,有些博士一人兼通數經,也有一經同時置多位博士,所以並無某經博士之專稱,而是統稱五經博士。
博士授業,各以家法教授;
然弟子受業則不限一經,且兼受各家之說。
但由於經學發展日趨細密複雜,使得兼通數經的理想逐漸難以實現;
甚至各經的詮釋也出現歧異分化,而形成不同的學說派別,結果連並納一經的各家說法都很困難。
宣帝時,五經博士的職掌正式分化,不僅分經,而且分家分派。
當時,[書經]分為歐陽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三家;
[禮]有大戴氏和小戴氏二家;
[易]有施氏、孟氏、梁丘氏三家;
[春秋]有公羊氏、穀梁氏二家;
[詩]有齊、魯、韓三家。
元帝時,再增京氏[易]博士。
平帝時,又立[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等四家博士。
王莽時又立周官博士。
到了東漢光武帝又經一番整頓,確定太學標準經學十四家:[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氏易]、[京氏易]、[歐陽氏尚書]、[大夏侯尚書]、[小夏侯尚書]、[齊詩]、[魯詩]、[韓詩]、[大戴禮]、[小戴禮]、[嚴氏公羊春秋]、[顏氏公羊春秋]等。
自經學分化、專門化後,博士弟子便不必兼通數經,也不必兼通一經的各家異說,而須謹守某一家的家法、章句。
太學初設時規模不大,只有博士數人,學生數十人,也沒有專屬校舍。
至昭、宣以後開始擴充;
昭帝始元五年(西元前82),博士弟子增至一百員。
宣帝黃龍元年(西元前49),博士增加十二人,太學生增為二百人。
元帝永光三年(西元前41),太學生有千人。
成帝綏和元年(西元前8)時,有人稱孔子弟子三千人,太學現有員額太少,因而增員至三千人。
平帝元始四年(4),當時王莽秉政,重視太學,特別開闢太學校區,建築明堂、靈臺、辟雍等太學禮堂,為師生築舍萬區,太學中有講堂、射宮、宿舍、糧倉、市集、行政官署、法庭等,儼然如同一市鎮。
另在制度上,王莽又增立[樂經],博士員額增為三十人(每經五人),每位博士百三百六十名學生,共計一萬零八百學生。
東漢遷都洛陽,光武帝建武五年(29)在洛陽初建太學,明帝和章帝亦陸續有所建設,但規模仍不及前漢。
章帝之後,朝政衰亂,太學一度沒落。
順帝永建六年(131)開始重修太學,次年完成,擴大招生範圍,於是太學又逐漸興盛。
質帝時代太學生一度多到三萬多人,然而人數離多,管理和教學卻不盡完善,教育品質反而下降。
東漢末年,黨錮禍起,師生星散,太學遂以衰廢。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