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歌舞異處】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3:01: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歌舞異處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古時歌舞異處,歌者與舞者所在位置不同。

 

[白虎通義.禮樂篇]:「歌者在堂上,舞在堂下;

 

歌者象德,舞者象功。

 

君子上德而下功。」

 

歌舞原本同源,皆為人類情感之表達。

 

[詩大序]云:「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唯歌與舞終究有別,[禮記.樂記]云:「歌詩其聲也,舞動其容也。」

 

又「歌者直己而陳德也」,故歌者象德。

 

而舞者重形,舞者最重要的是表演動作,故舞者象功。

 

歌舞須相互搭配演出,但歌者與舞者異處,[白虎通義]舉證說明:「郊特性曰歌者在上。

 

論語曰季氏八佾舞於庭。

 

書曰下管鞀鼓笙鏞以間。」

 

詳言之,是引述了三部書的記載而加以證明:(1)[禮記.郊特性]云:「歌者在上。」

 

(2)[論語.八佾]孔子責魯大夫季孫氏,僭用天子之舞樂,有「八佾舞於庭」之句。

 

(3)[尚書.益稷]記載舜時之樂官夔所說的話:「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下管芪鼓,合止祝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這段話的大意是:堂上敲打樂器、彈起琴瑟,唱起歌來;

 

堂下吹起管樂,打起小鼓,扮演飛禽走獸的舞隊,踏著節奏跳舞。

 

由此足資佐證古時歌舞異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0:2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