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知〕】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實知〕是王充〔論衡〕第七十八篇的篇名,旨在考察知識的來源問題。
王充認為任何才智之士都必須通過精心思考的學問歷程,才能了解事情的真象。
〔實知篇〕說:「實者,聖賢不能知性,須任耳目以定情實。
其任耳目也,可知之事,思之輒決;
不可知之事,待問乃解。
天下之事、世間之物,可思而愚夫能開精;
不可思而知,上聖不能省。
孔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指出耳目見聞是形成知識的基礎,若不通過感官經驗,就無法認識事物的真象。
但認識事物也要靠間接的經驗,所以後天的學和問更重要,思而不學則殆,是孔聖的名言。
王充又說智明早成的人,雖看似無師友傳授,其實仍是早已有所受問,且人才有早成,也有晚就,雖沒有請教老師,實則早已向別人請教過了。
例如有人問難說:黃帝生而神靈,幼而能言。
王充辯解說:黃帝的母親懷孕二十個月才生下他,他已有兩年在母親的身體中成長了。
王充又說到一般人總認為聖人先知,其實是自己不動腦筋,粗心大意,卻不知道聖賢是「陰見默識,用思深密。」
以及「先時聞見於外」所致,例如春秋時代,卿大夫相與會遇,看到動作異常,聽見言語反常,就能預斷禍福,並加以說明,考慮到尚未出現的事情,其關鍵仍在於察覺先兆,並非由於神怪之知。
文裡王充曾推想這種誤解造成的原因,其實是「世俗褒稱過實,毀敗逾惡」的庸俗社會風氣所造成。
綜合上述,可看出王充總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重視感官認知、類推思考及問學三條認知途徑。
又〔論衡〕第七十九篇〔知實〕對知識源於經驗的基本論點也作了進一步地論述:「凡論事者,違實不引效驗,則雖甘義繁說,眾不見信。」
是重視效驗的觀點;
後文列舉了十六個事例說明聖人不能先知。
最後指出聖人「據象兆,原物類,意而得之;
其見變名物,博學而識之。
巧商而善意,廣見而多記,由微見較。
……耳目聞見,與人無別;
遭事睹物,與人無異;
差賢一等耳,何以謂神而卓絕?」
認為聖人只是善於見微知著、博學廣記類推判斷,聖賢與凡人的區別在學習時所付出的勞逸程度不同。
總之,〔知實〕篇要在感知方面根據現象進行推理;
在學知方面,要向廣見博識的人和有實際經驗的人學習。
與〔實知〕篇重視感知、思知、學知三種獲得知識的途徑,意旨相一致。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