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2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道德教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1:57: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道德教育

 

MoralEduca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道德」的意義,據朱熹說:「道,猶路也,事物當然之理,人所共由,故謂之道。

 

行道有得於身,故謂之德。」

 

〔張子正蒙‧至當〕說:「循天下之理之謂道,得天下之理之謂德。」

 

所以,「道」是存在於宇宙萬事萬物之間的道理,像一條真理大道,人如果能夠明白道理、遵循道理,依此真理大道而行就是「德」。

 

「道德」兩字合稱,含有「行道有德(得)」的意思,同時涵蓋道理與實踐的雙方面。

 

如何透過教育的歷程教人明白道理、實踐道理,則是「道德教育」探究的重點。

 

根據〔大戴禮記‧主言〕記載:「道者,所以明德也;

 

德者,所以尊道也。

 

是故非德不尊,非道不明。」

 

〔大學‧經一章〕也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都說明了「道」必先「明德」的道理,也就是先教人具有明辨是非善惡的理性,才能避免天生本具的虛靈不昧的善性受到惡劣環境的汙染或引誘。

 

即是人必須光體認「道」,再透過實踐而成「德」,培養高尚的道德人格,逐漸形成個人的道德價值觀,以期許自己朝向「止於至善」的境界邁進。

 

中國古代早有實施道德教育的事實,根據〔虞書‧舜典〕所載,舜因見百姓不親、五品不遜,就請契擔任教導人民禮義的司徒官,教人民「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倫之道。

 

〔周禮‧地官司徒第二〕記載了大司徒以「鄉三物」來教化萬民的事實:第一是「六德」,就是知、仁、聖、義、忠、和;

 

第二是「六行」,就是孝、友、睦、婣、任、恤;

 

第三是「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

 

〔周禮‧地官司徒下〕則說明師氏對於王世子及公卿大夫的子弟們施以三德(至德、敏德、孝德)、三行(孝行、友行、順行)的教導。

 

西方早期則有蘇格拉底(Socrates,470~399B.C.)提出「德即知」(virtueisknowledge)的觀念,認為行德必知德;

 

知善必能行善。

 

知識本身即是善德,而且知識是可以教授的,因此品德也可以透過教育而有所改變。

 

此外,蘇氏也注重正確意念的鍛練,以使人知善而能行善、知羞恥而能預防自己為惡;

 

強調從靈魂中培育「克制」的德性,不要成為逸樂的奴隸,還要從克制中學習理性的辨別能力,以獲得滿足與快樂。

 

柏拉圖(Plato,427~347B.C.)強調真正的教育是德行的教育,使學童成為良善的公民。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384~322B.C.)主張從小培養孩子刻苦、節制的習慣,通過習慣來培養其靈魂,使他們不僅知德,也能行德。

 

再以美國當今頗具影響力之道德哲學家弗蘭基納(WilliamK.Frankena,1908~)為例,他認為「道德」是個人理性的自我指導與自我決定的過程,目的在培養個人的「道德觀」。

 

因此道德教育是一種「自我訓練及自我教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個人要尊重別人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並時時省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對別人的生活造成影響等。

 

時時省察、思考的目的在讓個人充分了解道德的意義,以促成個人的道德覺醒,進而在行動時也能秉持道德原則,以培養「自律」的道德。

 

中外皆以個人能涵養「自律」的道德氣質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與理想。

 

然道德如何具體落實於教育歷程中,實屬不易。

 

如〔教育國際百科全書〕(The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Education)指出:「道德教育提供個人自律經驗獲得的可能性,但是這種可能性的提供需要付出一些代價,也就是必須放棄某些理念,而透過直接教學來傳送某些價值。

 

但是在自尊、自律條件下的道德教育仍有其矛盾:必須使年輕、無知、未成熟的年輕人有主動行使道德、理解和辨明道德原則的能力。

 

可是一個人如何同時預先假定自律,而且又相信教育的要求是合理正當的呢?

 

因此,教育的意向多少與其企圖改變、影響者有關聯。」

 

可見道德教育的施行確有困境。

 

茲就其研究取向、目的、目標、內容與方法等項敘述如下。

 

在道德教育的研究取向方面,歐瑟(F.Oser)與亞索夫(W.Althof)曾歸納為四種取向:1.浪漫取向(romanticapproach):受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1778)影響,以夏山學校(SummerhillSchool)為代表。

 

這個取向視兒童為善良的,但是社會是邪惡的,因此兒童必須受保護,以免被社會影響而誤導。

 

2.性格教育和價值轉換的技術取向(technologicalapproach):把兒童視為一個必須被許多內容填滿的空殼子。

 

3.郭爾保(LawrenceKöhlberg,1927~1987)的進步取向(progressiveapproach):認為經社會對個人失衡的影響,會促使更多的道德自律。

 

4.論述取向(discourseapproach):由於兒童一開始就參與道德問題解決過程,因此習得道德義務。

 

就德育目的而言,以培養道德認知、涵養道德情操與鍛練道德意志為目的。

 

道德認知的培養,乃在教導學生明辨是非善惡、認識人生的理想生活;

 

道德情操的涵養有助於適當的情感表現;

 

道德意志的鍛練則使人不畏艱難困苦、堅持目標勇往直前,意志的鍛練雖然困難,卻是教育責無旁貸的任務。

 

次就德育目標而言,何秀煌在〔人性、記號與文明:語言、邏輯與記號世界〕一書中將德育目標區分為三:1.養成個人的道德合群性,以建立社會的道德秩序。

 

2.促成個人道德的覺醒,以發展道德的自覺和反思,養成道德的判斷和批判能力。

 

3.建立道德品格,培養道德自許,完成道德自律,使自我成為道德的整體。

 

再就德育內容的涵蓋範圍來說,歐陽教曾在〔德育原理〕一書中提出三個重點:1.課程的價值取向:使學生能愛自己、愛家庭、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因此教材應以基本的「知善行善」、「知惡去惡」的原則,貫徹於整個修已、善群,以及止於至善的教材內容或教育過程中。

 

2.教材的認知結構:宜配合道德認知的發展,從「無律」、「他律」到「自律」。

 

先從日常生活行為習慣的訓練與培養做起,接著進入「德行的具體實踐階段」,最後輔以「道德原理原則的分析判斷與認知」,從而修練樂善好施、知行一致的道德氣質。

 

3.教材的組合方式:應朝「多科際整合」的理想邁進,嘗試從多種學科的角度來闡釋道德教育。

 

至於德育的指導方法,由於涉及「價值選擇」問題,因此不能僅止於知識觀念的傳授與抽象方法的教導,還要讓學生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實際體悟、真正進行意識的省察。

 

例如價值澄清法、行動學習法、反省思考法、欣賞教學法、演戲法等,是常用的方法。

 

讓學生從實際情感融入與角色揣摩中逐漸培養以理智控制情感,以情感激勵理智,甚至還能以意志力維持理智與情感的調和。

 

道德教育從培養個人的道德品格出發,進而創造幸福美好的社會。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12:2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