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0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溝通行動之劇作模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3 00:2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溝通行動之劇作模式

 

DramaturgicModelofCommunicativeAc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溝通行動之劇作模式是哈伯瑪斯(J.Habermas)四大溝通模式中之一種。

 

只是該模式尚未發展成系統化模式。

 

「劇作模式」既不單指演員本身,亦非單指觀眾,而是指演員與其自我,以及其與觀眾間彼此的互動而言。

 

「劇作模式」行動主要用於描述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現象。

 

質言之,「劇作模式」行動乃演員藉其形之於戲劇上之形象以導引觀眾,並與觀眾產生互動之活動。

 

此概念隱含兩種「世界」。

 

一為內在世界,一為外在世界。

 

內在世界指的是屬於演員的自我部分;

 

外在世界指的是演員所扮演的角色。

 

藉此,觀眾可假想自己是劇中的一個角色,亦可對演員所表演的角色表白自己的態度,但必須了解演員所扮演的角色乃受制於劇本。

 

易言之,劇本限制也規範了演員的自我。

 

哈伯瑪斯稱此種受限於劇本的角色具策略性特質。

 

觀眾去理解策略性行動亦能豐富其對客體世界的理解。

 

因為演員在策略性行動中不但表現「目的-理性的行動」(purposive-rationalaction),也自我表達。

 

只是策略性特質中,演員甚至可視觀眾為對手,而非一般大眾。

 

若此,演員所表現的是其真實自我(authenticity)亦或劇中人則是模糊不清的,我們也很少去觸及此層面。

 

雖然此部分也接受客觀的評論。

 

本質上,「劇作模式」是一種參與式活動,此模式基本上屬於現象描述,而所描述的內容則為自我、角色與觀眾間之溝通。

 

然而,演員多少會有意的將其自我展現於其公眾形象上,同時,他們自己亦可由觀眾的反應中看到原屬於個人才能接觸到的自我,如意向(intention)、思想、態度、欲望、及情感(feelings)等。

 

因之,其所呈現的自我便非自然的流露,而是觀眾眼中規格化(stylizing)了的經驗。

 

藉此,演員與觀眾間雖有一相互接觸與理解的途徑。

 

然而,此種互動模式只是演員自身與觀眾彼此對情境個別詮釋的行徑,尚未及於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Thetheoryofcommunicativeaction)一書中所言之「溝通行動」的條件,充其量只能稱其具有溝通之模式罷了。

 

然而,無可厚非的,此模式亦多少提供了自我了解與相互了解的機會與經驗,因為,對劇中人物品頭論足之際,主體經驗與互為主體性理解的橋樑被架了起來。

 

此正是為何演員風格、美感的表現與外表的物質在「劇作模式」行動中備受重視之因。

 

至於另外三種溝通行動之模式分別是:「目的性行動」(teleologicalaction)、「規範性行動」(normativelyregulatedaction)及「溝通行動」(communicativeaction),均於其〔溝通行動理論〕一書有所分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05:3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