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過程模式】 CommunicationProcess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溝通過程模式乃是學者企圖對溝通之複雜程序加以概念化和架構化後之縮影,俾便其對於溝通問題之分析研究,以及檢討改進實際溝通之效果。
學者所描繪的溝通過程模式,實大同小異。
此處係以吉卜森(JamesL.Gibson)等人所提出的模式,略加以修正而成,如下圖所示。
由下圖中,可以發現構成溝通的要素有以下八項:1.溝通者(communicator):即送訊者或來源,係為發出訊息的一方。
溝通者可為一個(或群)人或一個組織。
2.編碼(encoding):係指溝通者將所欲傳達的觀念、事實、意見、態度等,轉化成為一系列能對收訊者溝通的符號之歷程,故亦名「觀念符號化」。
3.訊息(message):訊息為溝通的內容。
通常溝通者所欲傳達的特定觀念、事實、意見、態度等,可稱為「有意圖的訊息」(intendedmessage)。
「無意圖的訊息」(unintendedmessage)則係指溝通者對於某一特殊事件未予行動、某一特定目標未予追求,或者某一特定方法未予採行,而造成收訊者在無意中所感受到的某些訊息內容。
例如,在大學中,如果某一科目的任課教授決定不實施期末考試時,則可能會讓某些學生誤認此一科目為很容易通過的「營養學分」。
4.媒介(medium):媒介有二種意義,一指代表訊息的符號(symbol),另一指傳達訊息的工具(transmitter)。
代表訊息的符號,又可分為語文(verbal,如口語、文字)和非語文(nonverbal,如手勢、表情、動作、圖表、模型)兩種。
傳達訊息的工具,又可分為人(如透過第三者轉達)及物(如電話、傳真機)兩種。
藍吉爾(RobertH.Lergel)和達夫特(RichardL.Daft)發現,成功的管理者在進行溝通時,會選擇適當的媒介來配合訊息的內容。
他們指出那些「豐富的媒介」(richmedia,例如能提供個別化資訊、立即性回饋和多樣化線索之面對面溝通),比較適合於非例行性和複雜性的訊息內容。
至於「單調的媒介」(leanmedia,例如備忘錄和張貼於公布欄的傳單),則比較適合於例行性、簡單性的訊息內容。
5.收訊者(receiver):係為接受訊息的那一方。
收訊者可為一個(或群)人或一個組織。
6.解碼(decoding):係指收訊者將溝通者所傳達的符號加以接納和理解的歷程,故亦名「符號觀念化」。
至於收訊者所理解的意義,乃基於其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以及其個人的經驗、知識和價值觀,亦即個人的「參照架構」(frameofreference)以解釋符號的結果。
唯各人的參照架構又不盡相同,所以收訊者由符號所認知的觀念,常與溝通者的原來觀念不相一致。
7.回饋(feedback):收訊者經接受作用後,對於訊息來源所採取的反應行動,稱之為回饋。
透過回饋,溝通者才能確定溝通效果的大小、收訊者是否了解、其了解程度、同意或不同意。
8.噪音(noise):係指在溝通歷程中,對於所傳達的訊息內容產生扭曲、干擾效果的所有因素。
因噪音常無所不在,故很可能會發生在上述七個溝通要素之中。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