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分析】 TransactionalAnalysis,TA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溝通分析是柏尼(EricBerne)所創的一種人格理論,也是一種有助於個人改變及個人成長的心理治療理論。
溝通分析用父母、成人及兒童來表達一個人的自我狀態(ego-state),經由此三種自我狀態解釋人與人在溝通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並且用生活腳本(life-script)的概念說明一個人如何重覆小時候所決定的生活型態。
溝通分析對人性有三個基本假定:第一為「人都是好的」,這表示每一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我接受我自己原有的樣子,也接受對方原本的樣子,我也許不接受你的行為,但是我仍然接受你。
第二為「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思考」,這表示人們除非有嚴重的腦傷,否則他都有思考的能力,這個能力可以決定我們想從人生要什麼,並且使我們為這個決定負責。
第三為「人們為自己做決定,而決定是可以改變的」,這表示即使你是小孩,父母不能真「使」我們去做什麼,父母也許會給我們壓力,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去做或是反抗,或是忽略不管。
在任何時間我們所做的決定,往後我們都可以再有所改變,並非不能改變,改變是真實存在,而且會有持續性的。
以上三種對人性的基本假設會透過在諮商關係中訂合約及開放的溝通兩種技巧呈現出來。
訂合約可以使案主負起改變的責任,諮商員與個案關係是對等的。
而開放的溝通則表示案主可以學習諮商員所表達出來的溝通分析術語和概念,諮商員也會在諮商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而非複雜難懂的專有名詞。
目前在溝通分析理論中主要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溝通類型、安撫、人們運用時間的方式、生活腳本、生活地位、禁止訊息、趨力、漠視、共生、扭曲的系統、心理遊戲,以及再決定等。
溝通分析的理論發展至今,已有兩種不同的轉變型態:一是古典的溝通分析理論;
一是結合完形重要概念的再決定學派。
古典學派主要強調認知行為的部分,重視此時此刻。
再決定學派則重視經由過去及現在經驗的再現,使當事人有機會做與當時不同之決定。
古典學派較強調成人自我狀態的功能,而再決定學派則經常是對當事人的兒童自我狀態進行工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