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佛洛依德學說】 Neo-FreudianTheor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新佛洛依德學說指對佛洛依德學說作部分修正,不強調性與攻擊衝動,而重視社會文化經驗對人格的影響,仍源於佛洛依德(SigmundFreud)之理論,故有此稱。
新佛洛依德學說之重要學者及其主張如下:1.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兒童早期經驗重要,但社會互動作用、權力(power)及超越(superiority)的需求是激發個人向上努力的重要動力。
2.艾利克森(ErikErikson,1902~1979):人類一生的發展歷程可分為八個階段,這些階段是社會心理階段。
每個階段都有危機,若能順利化解則可獲得良好適應;
反之,則產生心理危機或衝突。
3.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自我(ego)不僅是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調節者,且主動尋求統整、愛與自由。
4.杭妮(KarenHorney,1885~1952):兒童從父母的交互作用中產生基本焦慮(basicanxiety),由於企圖減低基本焦慮而產生各種不同的適應方式。
5.容格(CarlG.Jung,1875~1961):於一九一三年與佛洛伊德決裂,自創「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psychology),認為:(1)個人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合而支配人的行為;
(2)人格發展由自我實現之內在潛力所引導;
(3)人格發展有外向及內向兩種型態。
6.蘇利文(H.S.Sullivan,1892~1949):提出「人際關係論」,認為:(1)人格發展受到個人需求與人際安全需求所影響;
(2)人格形成是由於人際間之社會情境不斷互動的結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