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發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4:57: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問

 

Question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發問」在教學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許多國外的文獻顯示教師的發問約占全部上課時間的百分之六至百分之十六。

 

在一九八○年代初期,大部分的研究者均採用量的研究法來探討教師的發問行為,並指出那些行為是足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成就者。

 

而後,研究者也開始從教師發問的問題和問題的意義與情境來進行分析。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StateUniversity)的布爾瑟(PatriciaE.Bolsser)教授將科學教室內的問題類型分三層次。

 

第一層次問題類型分為閉鎖性問題、開放性問題、教室管理性的問題及加強語氣性的問題。

 

第二層次則將閉鎖性的問題再分為記憶性的問題及聚斂性思考(convergentthinking)的問題;

 

開放性的問題則分為擴散性思考(divergentthinking)的問題及評量性思考(evaluativethinking)的問題;

 

第三層次則將第二層次的四種類型的問題再細分為十五種類別。

 

教師運用策略問不同類型的問題,可激發學生達到不同的學習效果。

 

自一九九○年代開始,許多研究已開始重視影響發問之目的、內容與效果的一些情境因素。

 

這些因素包括:1.學生特性:(1)教師發問的類型會因學生成就的高低而異。

 

教師較少對低成就的學生發問、等待他們回答問題的時間較短、所給予的回饋也較少,且較少有機會讓他們改正答案;

 

(2)教師的發問行為會受到學生性別的影響。

 

高中教師較少對女學生發問,且所問題目屬較低層次認知的題目;

 

(3)學生的學習風格(learningstyle)會影響其回答問題的行為。

 

2.教師特性:科學教師所具有的學科知識與經驗的多寡會影響其問題之內容。

 

3.參與者的結構:參與者的結構決定教學過程中之教師與學生的角色及二者互動的規則。

 

4.教學的次序:教師若能在教學過程中,間隔性地使用問題,以幫助學生回顧先前的內容,則有助於改善學生的學習成就。

 

5.學科和年級層:由以往的研究,尚無法建立一個規範教師發問的法則,然教師若能於課前對所要問的問題內容及類型做一適當的安排,當可有效的利用發問而增進學生學習的效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1 08:43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