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無不為】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無為而無不為,意思是說自然之道,無心施化,作育萬物,貌似沒有作為,實際上乃是無所不為。
同理,為政者如果能效法自然精神,少私寡欲,消極地不為己謀,也就能積極地無所不為。
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第三十八章:「上德無為而無不為」(舊版作「無以為」韓非子引作「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俞樾也主此說帛書老子亦作無不為,因據之。)
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根據老子學說,文明進步,智巧增益,使人喪德失道,狡詐自私,遠離自然樸質美善之道,於是勸勉為政者領會這個道理,須知「為學」的目的在追求知識,「為道」的目的在涵養德性。
知識的增進當然是多多益善,德性的涵養則在減損貪欲,去除私心,一損一益,不可不辨。
事實上為政者不當的施政,往往出於鞏固個人權位與利益的私心。
如果能效法自然,不斷減損有以為己的施政,達到無所為的境界,便可使百姓因其自然,各遂其生,各得其所,產生無所不為的效果。
如[淮南子‧原道訓]解釋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
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也。」
無為就是不強制作為,順應自然;
無不為就是順物之性,收到無所不為的效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