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許衡】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2:42: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許衡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許衡(1209~1281)字仲平,號魯齋,諡文正,河內人;

 

生於宋寧宗嘉定二年,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許衡幼時家中貧困,但他是一位苦學力行的學者,得知姚樞在蘇門講學,即前往拜訪,得以見到程、朱遺書,並以程、朱講習的方法,教授門人。

 

他因姚樞的介紹而臣事元世祖,為元朝立官制,定朝儀,興教育等,是元朝初年的一位重要人物,並拜授太子太保國子祭酒。

 

許衡認為「人之良心本無不善,由有生之後,氣稟所拘,物欲所蔽,而其私意妄作,始有不善」,因而主張「聖人設教使養其良心之本善,去其私意之不善,其上者可以入聖,其次者可以為賢,又其次者不失為善人」。

 

所以教育的功用是在培養已有的善端,開發未來的善端;

 

要防止未來的惡端,革除已有的惡端。

 

許衡的一句教育名言是:「教人與用人正相反:用人當用其所長,教人當教其所短。」

 

他主張的教授方法有:1.重視生活:許衡生於宋朝末年,身受亡國之苦,深感當時知識分子鄙視勞動,不事生產,是亡國的因素之一,而主張「為學者治生最為先務,苟生理不足,則於為學之道有所妨」,以避免宋末講理學,不注重謀生的現象。

 

在〔魯齋學案〕附錄中提到要「勤力務農,教授蒙童」,便可知許衡倡導生產與務實教育的主張。

 

2.注重思考:他說:「所思慮者,果是求所當知,雖千思萬慮可也。

 

若人欲之萌,即當斬去;

 

人心虛靈,無槁木死灰不思之理,要當精於可思慮處。」

 

認為所見聞者是材料而已,必須加以思考,才能成為知識。

 

3.強調持敬:他認為:「凡事一一省察,不要逐物去了,雖在千萬人中,常知有己,此持敬大略也。」

 

意思是要能夠在複雜的情境中,避免被物分散注意。

 

所以說:「日用間若不自加提察,則怠惰之心生焉,怠惰生,不止於悠悠無所成,而放僻邪侈隨至矣。」

 

因此認為:「學中若應接人事,諸生學業必有荒。」

 

可見許衡主張學習者持敬,並且要經常自我警惕,避免受到外物的影響而分散注意力,足徵他相當重視自我反省的工夫。

 

4.注重因材施教,並按次序教學:他認為「因覺以明善,因明以開蔽,因其動息以為張弛」,即要適應個性,因勢利導。

 

又說:「汲汲焉毋欲速也,循循焉勿敢惰也,非止學問如此,日用事為之間,皆當如此,乃能有成。」

 

認為學習者若能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才會有所成。

 

並且講求「其為學也,以明德達用為主;

 

其修己也,以存心養性為要;

 

其事君也,以責難陳善為務;

 

其教人也,以灑掃應對進退為始,精義入神為終。

 

雖時當柄鑿,不少變其規矩也。」

 

因此,他將教育分成小學與大學兩個階段,先小學而後大學,小學教育以朱子的〔小學〕、〔四書〕為教材,並重視灑掃、應對、進退為實地練習;

 

大學教育以〔詩〕、〔書〕、〔易〕、〔春秋〕為教材,講求修己治人之道。

 

5.重視環境陶冶:許衡認為在有價值的教育環境中,耳濡目染,經若干年的陶冶,可以培養出可用的人才。

 

曾說:「視聽專一,若置善類之中,涵養數年,必為國用。

 

……少者令習跪拜揖讓進退應對,或射,或投壺,或習書算,負者,罰讀書若干遍。

 

久之,諸生人人自得,尊師敬業。」

 

可見許衡重視教育環境對於學習的影響,與今日教育原理頗多符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1 10:33 , Processed in 0.15526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