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組曲】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2:2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組曲

 

Suit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組曲指的是由許多分開的樂章所組成的器樂作品,這些不同的樂章間具有某種統一性(unity),能構成一首完整的作品。

 

巴洛克時代的組曲(BaroqueSuite)或古典組曲(ClassicSuite)是一種重要的樂曲形式,各樂章間所具有的統一性指的是具有相同的調性,而且均為舞曲,這些舞曲包括阿勒曼舞曲(Allemande)、庫朗舞曲(Courante)、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基格舞曲(Gigue)為基本形式,在薩拉邦德舞曲與小步舞曲間,還可加上布雷舞曲(Bouree)、嘉禾舞曲(Gavotte)、小步舞曲(Minuet)、巴瑟比埃舞曲(Passepied)、波蘭舞曲(Polonaise)、魯爾舞曲(Loure)及詠嘆調(Air)等等。

 

在歷史發展方面,巴洛克組曲最早出現在十六、七世紀時兩種舞曲的混合演奏中,往往是兩拍子的舞曲後接著演出三拍子的舞曲,後者常是前者的變形。

 

之後這種變奏的技巧便用之於十七世紀的由許多舞曲(三個或三個以上的舞曲)所組成的組曲中。

 

在一七五○年以後,奏鳴曲(sonata)、交響曲(symphony)與協奏曲(concerto)開始取代了巴洛克組曲,寫作組曲僅僅成為某些作曲家鍛練作曲技巧的練習之作。

 

到十九世紀時,具有現代意義的現代組曲(ModernSuite)才發展起來。

 

拉赫納(FranzLachner,1803~1890)最先嘗試以對位(countpoint)風格寫成由八首管絃樂曲所組成的組曲企圖復興組曲的作曲形式。

 

拉赫納作品的最重要意義在於他建立了一種現代組曲,使組曲中傳統的舞曲被一種具有不同特性的連續樂章(可能是民族樂曲或芭雷舞曲)所取代。

 

這種現代組曲,在一八八○及一八九○年代受到了大眾的歡迎。

 

組曲中各樂章間的統一性的意義遂由同調性的舞曲轉變為同一首大型樂曲(通常是芭蕾舞劇與歌劇)中選編而成的選曲,甚至於也可指由系列描寫性標題樂曲所構成的作品。

 

前者著名的例子有比才(G.Bizet,1838~1875)的〔阿萊城姑娘組曲〕(L'Arlesienn)、葛利格(E.Grieg,1843~1907)的〔皮爾金組曲〕(PeerGyntSuite)、柴可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的〔胡桃鉗組曲〕(SuitefortheNutcracker)與史特拉汶斯基(I.Stravinsky,1882~1971)的〔彼特羅希卡畢情組曲〕(SuiteforPetrushka)等;

 

後者著名的例子則有霍爾斯特(G.T.Holst,1874~1934)的〔行星組曲〕(ThePlanets)等。

 

直至二十世紀的新古典主義運動興起後,對於組曲的看法又有了轉變,新古典主義運動者主張回復巴哈(J.S.Bach,1685~1750)時抽象式(非歌劇式)組曲,並進一步將爵士樂曲(Jazz)引介入藝術音樂中。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6 14:10 , Processed in 0.09374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