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師倦怠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10: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師倦怠感

 

TeacherBurnout/TeacherTurnou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師倦怠感是教師在教育情境的要求下,由於無法有效因應工作壓力與挫折,導致情緒低落、態度消極,甚至引發生理、心理的困擾,終至對教育工作感到厭倦,缺乏熱忱與成就感的現象。

 

影響教師產生倦怠感的因素相當複雜,綜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大致包括社會、工作情境以及個人等三項因素,(1)社會因素:主要來自教師或學校負面的公共形象,政府及社會大眾的支持不夠,傳播媒體對教師或學校的多方責難與偏頗的報導,以及家長未能充分配合與關心;

 

(2)工作情境因素:主要來自於行政組織及教學專業上的限制;

 

在行政組織方面,包括角色衝突及角色不明確、缺乏行政支持與決策參與、不當的視導與管理、工作表現良好未獲得回饋或讚賞、非自願的工作調動、缺少晉升的機會、行政干預太多、缺乏溝通聯繫、教學設備與教學資源不足、工作環境汙染、待遇偏低(跟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等;

 

在教學專業方面,包括來自學生的因素及來自教學工作的因素;

 

來自學生方面如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興趣低落、學生的暴力與破壞行為、學生的態度冷漠及缺乏對教室常規與教師權威的敬重等;

 

來自教學工作方面如缺乏教學成就感、師生關係不佳、缺乏學生的回饋、工作負荷太重、工作時間過長或時間不敷使用、班級人數太多、資料填寫繁瑣、學生訓導問題以及學校所重視的偏離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等;

 

(3)個人因素:主要來自於教師本身的條件限制,如教師本身能力不足、專業訓練不夠、無法有效處理學生問題行為。

 

此外,教師本身的人格特質,如理想完美主義傾向、高成就動機、對工作高度成就取向、低自我概念等,都是產生倦怠感的因素。

 

教師產生倦怠感的程度因人而異,綜合若干學者的研究,分為生理上、認知上、情緒上以及行為上等四種類型,(1)生理上的症候是從長期的疲勞、對疾病的抵抗力減低,以至於使用藥物異常等;

 

(2)認知上的症候係指以譏諷、刻板化與無人性化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同事及上司;

 

(3)情緒上的症候則為情緒低落及無助感;

 

(4)行為上的症候包括埋怨、曠職、遲到早退以至辭去工作或專業職務。

 

有關教師倦怠感的研究取向有二:其一是心理分析採用個案研究,以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或描述倦怠感的病因及過程;

 

另一為社會心理學之研究取向,注重情境與個體間的關係,以問卷調查及晤談法廣泛而有系統的蒐集各種資料,提供實證研究的基礎。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1 09:06 , Processed in 0.17187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