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產力】 EducationalProductiv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教育生產力是將教育投入因素與其產出水準間二者的值加以比較後,求出比值的大小。
生產力包括生產歷程或體系、投入要素及產出等要素,說明如下:1.生產體系或歷程:是指生產的結構與組織,其主要功能在組合各種生產要素以生產各項產品。
生產體系的單位(unit),可按照生產結構與組織的不同而有所區別。
2.投入要素通常是指投入生產過程中的各種資源,包括土地、資本與勞力等。
此等投入要素可以用實質單位(physicalunit)或價值單位(monetaryunit)來表示,但不論其採用何種單位顯示出來,它們均是靜態的。
3.產出:這是指生產的標的物,也是生產歷程控制的結果,同樣可以用實質或價值單位來表示。
生產力概念的發軔,源於經濟學上所謂「效率」(efficiency)及「成本-效益分析」(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的觀念。
「效率」是指對特定數量的資源求其產出極大化,或對特定數量的產出求其投入資源極小化。
因此,效率是指產出與投入之間的關係。
至於「成本-效益分析」則指對於某一形式投入的要素(成本)與產出(效益)的大小作有系統的比較。
質言之,成本效益分析在求資源合理的分配及有效的利用,以減少投入而求得較大的產出。
教育生產力主要是源於經濟學上的生產理論,是用以表示每一單位教育投入要素與產出水準間的比率。
教育的生產單位是學校,其投入要素主要包括為教育活動而支付的資本成本(土地、建築等)及經常成本(教師薪資、設備、維護等費用),以及學生因接受教育而支付的機會成本等項目。
至於教育的產出水準是最難以估量的一部分,因為產出水準無法量化,同時教育的活動兼具多種目標,且其功能包括有形的與無形的,所以難以其正測出其真正價值。
雖然教育產出水準目前尚無一定的標準可循,但卡希爾(R.Carrhill)與麥克努森(O.Magnussen)二位學者曾以教育發展的目標作為測度教育產出成效的一項指標,仍值得參考。
他們認為如果教育發展能夠達到:(1)知識技藝的傳授;
(2)教育與經濟的配合;
(3)教育機會均等的實現;
(4)提供個人所需的教育勞務;
(5)教育促進生活素質的改善等五項目標的話,則教育產出的成效指標即得以據此予以測定。
不過他們所提出的教育指標,涉及許多統計的資料與技術,在無法求其完全量化下,應用尚有困難。
另外一位學者湯瑪斯(J.A.Thomas)亦曾提出可以從教育產出的「質」與「量」加以測度。
先就教育產出量而言,教育產出量的估算是以畢業人數的多寡來表示。
各級各類學校畢業人數如果與就業市場所需求的人力能夠配合一致,教育產出的量即屬合宜,否則即是教育產出量的過多與不足。
再就教育產出的品質而論,教育的品質係指對於整個教育制度所作的一種評鑑,評鑑受教者對國家所供給的教育,是否符合其良好教育的期望。
因此,教育品質的測量,實難悉以統計數字加以量化表示。
教育產出的品質是否合宜,似可從教育既定的標準加以衡量,教育品質產出的標準,因國家、地區、時間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
一般而論,評估學生的才智發展出為大家所認同的標準之一。
當然此處所指的才智發展,仍以職業上所需的技藝及課程以外的活動能力為主。
歐美各國的教育學家大多數都同意學生的才智發展、推理能力及語文能力的改進,是測度教育產出品質的主要依據。
評估學生才智發展的標準,通常所採用的方法是學生學業成就產出模式(AchievementOutputModel)及性向測驗(AptitudeTest)二種方式。
前者在配合學生的各種投入因素及各因素間的正負相關係數,求得其在某一學科上所得到的成就如何。
後者在評估學生在某一類級教育過程以後所獲得的知識及性向水準。
上面二種測度教育品質產出標準的方法,在概念上雖然非常理想,但如何設計一套完善可行的測驗內容,適用於不同的教育制度及修業期限,並客觀測驗出教育品質與數量的差異,在技術上還有待商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