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健康信念模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7:01: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Belief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健康信念模式是一九五○年代由郝克保(Hochbaum)及羅森斯托克(Rosenstock)等社會心理學家,應用勒溫(K.Lewin)「場地論」(fieldtheory)的概念,整合彼此的研究結果,所建構的一套適用於解釋民眾預防性健康行為的理論模式。

 

一九七○年代柯特(Kircht)將它應用於人們對疾病症狀的反應;

 

同時期,貝克爾(Becker)也用以解釋人們遵從醫囑的行為。

 

綜合來說,這個模式三十年來曾廣泛的用以預測及解釋衛生相關的行為。

 

健康信念模式的重要元素包括:1.自覺罹患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指個人對罹患疾病之可能性的主觀評估;

 

在疾病行為的研究中,這個因素是指再患某種疾病的可能性,或是對診斷結果的相信程度。

 

2.自覺嚴重性(perceivedseriousness):指對罹患某種疾病之嚴重性的感受;

 

自覺嚴重性不僅指個人對疾病之醫療結果的評估,也包括因患病而造成的生活影響之評估。

 

3.自覺行動利益(perceivedbenefits):指個人對所採取之行動能否降低罹患和嚴重程度的主觀性評估;

 

除非評估結果該行動易實現且有效,否則不易採取行動。

 

4.自覺行動障礙(perceivedbarriers):指行動者對行動過程中可能存在之障礙的評估(如花費太高、不方便、會痛、有副作用等)。

 

5.其他變項(othervariables):包括修飾因子(modifyingfactors)和行動線索(cuestoaction)。

 

修飾因子係指:人口學變項(如年齡、性別、種族等)、社會心理學變項(如人格、社經水準、同輩團體等),以及結構變項(如對疾病的認知和接觸等)。

 

行動線索包括內在的(如疾病的症狀)和外在的(如大眾傳播的報導、人際間的互動和健康檢查結果通知等)。

 

羅氏曾進一步解釋,疾病罹患性和嚴重性所提供的是行動的動力,而自覺利益和自覺障礙的衡量與比較會影響個人選擇最佳的行動途徑。

 

此外,行動的選擇也需要一些「行動的線索」予以激發,這些線索可能是內在的,也可能是外在的。

 

除了上述因素外,不同的人口學、社會心理學和結構變項等因素,對個人的自覺和態度也有直接的作用,並因此間接影響健康行為的表現。

 

班杜拉(A.Bandura)在一九七七年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的概念,自我效能指個人可成功的執行某種行為的能力。

 

許多學者皆認為健康信念模式之元素若增加自我效能,可增加其解釋力。

 

茲將健康信念模式的各項組成要素和架構簡列如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0:4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