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點行為】 EntryBehavior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起點行為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進行之前就已具備的知識與技能,這些是教師們從事教學活動時的主要依據。
就教學的基本歷程而言,起點行為的分析就是學前的評估活動,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
起點行為雖是對學生學習前狀況的描述,但是這個定義卻是相對於新學習內容而來的,所以在進行起點行為的診斷時,必須依據教學目標來做分析。
一般而言,要了解學生的起點行為大約有下列幾種方式:1.口頭問答:這是教師在課堂上最常用的診斷方法,但結果較籠統。
2.紙筆測驗:即在學習活動進行前,針對新學習內容做一簡要的測驗,以了解學生已具備了那些知識和技能。
3.查閱其他相關資料:教師可從學生的輔導資料或其他相關測驗結果,來了解學生的現狀。
分析起點行為的目的在於了解學生的舊經驗及個別差異,提供教師安排教學內容參考,避免出現難易不當的情形,以提高教學效率。
因此,起點行為的描述應該盡量具體。
此外,起點行為的分析有助於教師做以下的判斷:1.學生是否已具備學習新單元的能力?
2.教學目標或內容是否需要更動?
3.有那些學習需要熟練先備能力?
或是進行個別化教學?
從個別差異的角度來看,每個學生的起點行為並不盡相同,因此教學上未必全然能依照學生個別的起點行為做調整,若要完全顧慮到每個學生的起點行為則必須實施個別化教學。
在實際教學中,蓋聶(R.M.Gagné)的學習階層(learninghierarchy)和編序教學法(programinstruction)是較注重明確起點行為的教學方法。
就學習階層而言,蓋聶以工作分析的方法,將學習材料分析成一個層次分明的邏輯結構,任何上層概念的學習都必須先熟練所有的下層結構。
因此,教學必須從學習者已具有的學習能力開始,換言之,教師必須很明確地掌握學生的起點行為,至於編序教學法原本就屬於個別化的學習方法,其設計也是基於類似的原理,將教材由易到難做一線性的排列,放在學習之前,也必須確定每個學習者的起點行為,以發揮編序教學的功能。
起點行為是對學習者得自舊經驗之學習能力的評估,其對於教學具有導引的作用,學生的起點行為不足時,教師須先將其補足之後再進行教學,如此才能提高教學的成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