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4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訊息處理模式】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5:58: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訊息處理模式

 

Information-ProcessingModel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訊息處理模式是指一九六○年代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的研究取向,通常被拿來與精神分析或行為學派等不同的理論主張做對照。

 

最重視和最擅長處理的人類活動,是與認知運作有關的結構與歷程,包括訊息的獲得、選擇、儲存、提取,與使用等的一種模式。

 

該模式將人視為一種處理訊息的系統,並以電腦的模式作為類比,故而常用精確的電腦程式描述心智歷程,此時,複雜的心智運作就被分析為數個較簡單的次歷程所共同完成的活動。

 

參見下圖。

 

圖中方框代表認知歷程中所經過的主要階段,由左向右的箭頭說明了訊息由較低層次往較高層次處理的過程,而由右向左的箭頭說明了較高層次中所儲存的知識,會對較低層次的訊息處理進行干預,可能是影響了訊息的選擇、訊息被解釋的形式,或是訊息被組織的方式…。

 

在階段與階段之間的箭頭數說明了訊息處理的形式,箭頭數不只一個時,代表多個訊息可以同時被處理,稱為平行式訊息處理,若是只有一個箭頭,則代表同一時間僅能處理一個訊息,訊息必須依序一個個被處理,所以稱做系列式訊息處理。

 

上述的模型僅能當作一個解說的例子,不同的學者因為關心的焦點不同,可能將某些階段做更細的分析,或是對特定階段是屬平行或系列處理有不同的主張。

 

不過,只要是以類似形式比喻人類的認知歷程的,均可稱為訊息處理模式。

 

英國學者布羅本(D.E.Broadbent)於一九五八年首創短期記憶(short-termmemory)的觀念,為以後認知心理學研究訊息處理奠定基礎。

 

目前認知心理學家常從「訊息處理」的立場來研究人的「認知歷程」。

 

對訊息處理的解釋有各種說法,最常見到的是蓋聶(R.M.Gagné)於一九七四年所提出的學習與記憶的訊息處理模式圖(見下圖)。

 

圖中說明個體自「環境」中接受到刺激,並將物理能量轉換為神經化學的訊息。

 

這訊息隨即傳送到中樞神經系統的「感覺記錄器」中,其中引起個體知覺的訊息轉存於「短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容量很小,且只能維持大約二十秒之久。

 

此時如果個體將訊息加以複習,則可維持較長的時間,訊息也就進入了「長期記憶」。

 

在長期記憶裡,檢索出來的舊訊息送回短期記憶,即所謂的「工作記憶」中;

 

個體將之與新學習整合,再送到「反應發生器」。

 

最後,由「動作器」發出反應。

 

這個歷程還受到「監控」以及「期望」的影響。

 

監控是個體選擇在某時段如何注意、記憶、檢索和反應等的認知策略;

 

期望是個體想要達到別人或自己所訂的目標的一種特殊動機。

 

這種對於人類認知歷程的主張,對於各種教育領域的影響相當大,當然也對教育工學產生一定的影響力,特別是有關知覺、注意力、記憶現象的研究,告訴我們如何安排教材會有利於學生的覺知或注意,也提供我們如何組織教學材料,將有助於學生之記憶的相關資訊。

 

除了蓋聶的訊息處理模式外,也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模式,例如瑞德(S.K.Reed)於一九八八年所提出的是訊息處理模式的階段(如下圖)。

 

這些訊息處理理論模式均大同小異,也都對目前的教育研有很大的貢獻。

 

如研究目光駐留以及研究閱讀的心理歷程等,都以訊息處理模式來加以分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7 01:06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