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書院教育】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南宋書院教育,在我國教育的發展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書院的建置,萌芽於唐,始於五代,興於宋初,而極盛於南宋。
據馬端臨〔文獻通考.學校考〕,北宋初期著名的書院有石鼓、白鹿洞、應天府、嶽麓四者;
後期因官學的興辦及科舉的重視,書院曾一度衰落。
到了南宋,書院又因下列因素而再度盛行:(1)官學腐敗,淪為科舉的附庸;
(2)理學家興起,講學風氣自由;
(3)佛教禪林精舍的影響,多選山林僻靜處授徒講學;
(4)雕版及活版印刷術的發明,使藏書讀書更為方便。
南宋書院最著名的亦有嶽麓、白鹿洞、麗澤、象山四者。
其中嶽麓書院曾是張栻、朱熹講學之所,白鹿洞書院亦為朱熹講學之地,麗澤書院是呂祖謙講學之處,象山書院為陸九淵講學之所。
又據〔續文獻通考〕及〔宋元學案〕所錄,書院幾乎遍布各地,可知南宋書院教育之盛況。
南宋書院教育的特色主要有以下諸點:1.總理院務者,名為山長或洞主,規模較大的書院則增設副山長、助教、講書等,協助山長的工作。
2.書院經費主要取之於學田,學田來源或由國家賜予,或係私人捐贈;
學田之外,亦有由政府津貼者。
3.教學活動與學術研究相結合,講學者均係當時之名儒碩彥,甚至為一代宗師;
同時,每個書院往往就是某一學派的研究中心或學術基地。
4.重視學術的交流和相互論辯,不但開放不同學派的學者共同講學,聽講者也不限本院學生,並且注重彼此的研討,其中以朱熹和陸九淵的「鵝湖之會」最為著名。
5.書院講學多由教師自講,講學前皆備有「講義」;
有時由學而有成的弟子代講,或對初來的學生進行初步指導。
6.教育採取個別自學、共同講習、教師指導多種相互結合的方式,主要以自修、讀書為主;
並提倡學生、師生之間的學術討論;
指導則採用答疑方式。
宋代問世的語錄,多半是師生之間質疑和解答問題的記錄。
7.書院內師生感情融洽,教師不僅樂於樹人,愛護學生,還主動向弟子推薦比自己高明的學者,弟子亦能力求上進、虛心向學、尊敬其師。
8.書院教育十分重視學生人格的陶冶和道德的修養,師生日以禮義廉恥相砥礪,並痛斥專以記誦詞章、徵逐科舉、謀取利祿為務的敗壞學風。
9.書院內皆奉祀孔、孟及歷代名賢大儒,其中又以奉祀周、張、二程、朱、陸諸子者為多。
10.各書院均訂有學規,學規中詳細闡明該書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內容以及學習方法等,其中以朱熹的〔白鹿洞書院揭示〕影響最大。
南宋書院教育乃中國有組織的私人講學,對於學術的發展、文化的保存、知識的傳播、人才的培養以及社會風氣的移轉,皆有極大的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