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前道德期】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2 00:4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道德期

 

PremoralStag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皮亞傑(JeanPiaget,1896~1980)把兒童道德判斷發展之屬於無律(anomy)階段的時期,稱為前道德期。

 

皮亞傑認為出生至三、五歲的兒童,行動多半是感官動作的反應練習。

 

由於我與非我不分,只有個體行為,尚無集體的規則,也無道德意識。

 

雖然兒童在邏輯推理及倫理行為上無規則性,但卻是道德判斷發展的起點。

 

由於兒童所表現的行為,大體上無價值成分,不涉及道德價值或行為的規範性,故稱為前道德期。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郭爾保(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和杜瑞爾(ElliotTuriel)於一九七一年在〔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MoralDevelopmentandMoralEducation)一文中提出前道德期;

 

他們在道德發展的第一層次之前界定有一個「零階段」(stage0),此階段的人既不了解規則,也不根據規則與權威來判斷善惡。

 

這種人認為好就是快樂的或興奮的,壞就是痛苦的或恐懼的,沒有義務、應該或必須的概念;

 

即使根據外在的權威,也僅僅受「能做的」(cando)和「需要做的」(wanttodo)的引導。

 

即凡是兒童所喜愛的、需要的或有幫助的,就判斷為善的;

 

凡是他不喜愛的或傷害他的,就判斷為惡的。

 

兒童沒有服從或順從與他的希望無關的規則或義務的概念;

 

大多數兒童入學時都已經歷過這個階段。

 

大致學齡前兒童因無能力了解規則、權威或結果,所以兒童是在道德之前的(premoral)。

 

如此,沒有義務的意義,也沒有根據「我應該」的行動,對快樂的尋求不受任何阻礙,此階段郭爾保又稱之為自我中心的判斷(egocentricjudgment)。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07:3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