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再製】 SocialReproduction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社會再製」是一種批判性理論,批判現代教育制度受資本主義之宰制,再製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之生產條件,以達成資本主義階級統治的目的。
此理論強調資本主義是支配當代工業發達社會的統治霸權;
此霸權運用學校教育教導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訓練符合資本主義經濟生產所需要的專業知能,使資本主義的社會型態取得正當性,且不斷地再製,以維持資本主義的統治霸權。
社會再製是一九七○年代以後新教育社會學(newsociologyofeducation)批判當代教育的主要論點之一。
與社會再製理論較接近的批判觀點包括:符應理論(correspondencetheory)與文化再製(culturalreproduction)。
這些理論大都運用霸權(hegemony)、意識型態、社會階級、階級支配等觀念,批判教育制度服務於統治霸權,成為資本主義宰制社會的最主要工具。
提出有關社會再製學說的學者頗多,其中以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之阿杜塞(LouisAlthusser)、波蘭察斯(NicholasPoulantzas)與後結構主義(PostStructuralism)之傅科(MichaelFoucault)等人的理論較為明晰;
而其中又以阿杜塞所撰之〔意識型態與意識型態的國家裝置〕(IdeologyandIdeologicalStateApparatuses)一文最為完整。
社會再製理論之要義可由「意識型態、權力與知識」、「生產條件之再製」、「教育裝置」三方面說明。
1.意識型態、權力與知識:結構主義指出意識型態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存在於社會的每一部分結構裡,主宰個人與群體的理念與行動。
由於意識型態是一種支配的權威,因而是國家裝置執行階級統治的工具,成為「統治的意識型態」。
對當代工業社會說,統治的意識型態即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
包括資本家的價值觀、道德標準與世界觀,並且以資產階級統治為目標。
在資本主義的宰制下,當代社會之統治的意識型態反映資本主義的霸權地位,以及社會階級的權力與支配關係。
由於結構主義一向強調「權力與知識共生」,因此資本主義的階級統治成為一種真理與知識,成為約束個人行動的絕對力量。
統治階級運用學校教育,教導學生認識社會權力關係,接受資本主義的階級統治。
簡單的說,「權力」即「階級統治」,「知識」即「意識型態」。
教育之目的即是再製社會權力關係的意識型態。
2.生產條件之再製:由於社會型態奠基於主導的經濟模式,因此經濟活動應在生產物質成品的同時,再製其「生產條件」,以保持主導地位,完成社會型態的存續,也就是達到社會再製的功能。
生產條件分為兩方面:(1)職業知能的訓練:教導學生學習「知道如何做」,包括閱讀、書寫、算術、科學、文學等,使學生養成就業能力,成為各種勞工、技術人員、工程師、高級管理人員。
(2)意識型態的陶冶:養成「良好行為規範與道德」,以符應勞動分工的角色期望與行為規範。
這些角色規範都是統治階級所建立的紀律,受教育在於認識並實踐資本主義經濟模式的權力關係,學習作馴服的勞動者。
因此意識型態的陶冶,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道德與職業良心的再製。
從上述觀點而言,所謂「社會再製」,即是「生產條件的再製」,亦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再製」。
任何社會的再製,都必須兼顧二者,因為唯有培養「對工作規範與社會倫理的順從態度」,才能消除勞動工人對資本家統治、壓迫與剝削的反抗。
因此,現代學校負有雙重的任務:「訓練職業知能」、「陶冶意識型態」,二者缺一不可,而後者尤重於前者。
3.教育裝置:在前資本主義時期,教會是首要的意識型態國家裝置,因為它兼具宗教與教育雙重功能,且負有傳播文化的職能。
但在工業發達社會,教育裝置則具有宰制的地位。
現代教育制度已成為資產階級支配社會並再製其生產條件的最重要工具。
兒童自入學開始,即被置於家庭、學校兩種國家裝置的控制之下。
課程一方面包括了專業知識與技能,同時也灌輸統治者的意識型態。
而教育選擇則忠實地進行人力分化,由各種客觀的考試評量,把學生安置到各類學校裡去,接受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教育,以塑造工業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勞動人力。
於是下焉者成為工人、農夫;
中焉者成為技術人員、官僚與管理人員;
程度最高的則被塑造為階級統治的代理人,如資本家、企業經理或專業的意識型態專家。
以是,教育機器忠實地塑造資本主義所需要的勞動力,完成社會階級的再製,維護了資本主義霸權與階級統治。
社會再製理論的觀點得到的回響與批評頗多;
批評者多認為此理論過於偏激、悲觀而機械化,雖然強調學校以意識型態的教導而進行社會再製,卻未深入學校日常生活中去驗證此一假設。
同時,再製理論把資本主義霸權膨脹為一個超越的權威,悲觀的否定了人類一切反抗能力。
而且就鉅觀的角度說,社會再製過度簡化事實,把資本主義社會描述為一個龐大的經濟結構,等候由學校塑造的個體去填補結構中預懸的空位。
但是這個預設的「社會結構」,其實是不存在的烏托邦,缺少應有的社會互動,只是一個悲觀、被動而機械的結構。
再就微觀的學校日常生活角度看,學生的態度往往因社會背景而產生差異,某些次級文化的學生可能會反抗、排斥、逃避學校既有的價值規範,因而造成低教育成就。
故而「社會再製」乃是因為「反抗文化霸權」而生的「抗爭性再製」,而不僅僅是機械式的「順從性再製」。
基於這些批判,新教育社會學的學者們乃發展出「抗拒理論」(resistancetheory),以進一步探討教育結構與日常教學活動中的衝突與矛盾。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