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53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知者不言】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22:58: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知者不言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知者不言」是說有真知的人,了解言語概念的功能有限,因此不會多言;

 

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根據老子學說,真理實相抽象普遍,難以用有限的言辭明白表達。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道是形上普遍的原理,言語名辭只是約定而成,因時制宜,不能表達真理。

 

因此老子主張「希言」、「貴言」、「不言」。

 

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言語不足恃的道理,不會多言;

 

反之終日喋喋不休的人,一定是不明道理、沒有真知的人。

 

莊子承襲老子的思想,在〔莊子‧天道篇〕,以輪扁斵輪的故事(參見「輪扁斵輪」),說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道理。

 

在〔知北遊篇〕,更假借寓言,表明去知不言態度。

 

寓言中假託出象徵自以為知的「知」向象徵「不知從何說起」的「無為謂」、象徵狂放的「狂屈」和象徵得道者的黃帝請教:「何思何慮則知道?

 

何處何服則安道?

 

何從何道(行)則得道?」

 

簡單地說,就是問要怎樣才能認知道、實踐道?

 

結果「無為謂」不知從何說起,也就無法回答「知」;

 

「狂屈」雖自認為知道,卻「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想要回答又一時忘了想說的話;

 

只有黃帝答道:「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也就是說不用思慮才能認知道,無為而行才能實踐道。

 

黃帝並稱許「無為謂」與「狂屈」不言,是真正的智者:「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行不言之教。」

 

和老子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一樣,真正德行完美的人,如果施行教化,一定不尚言詞,不欲多言(參見「不言之教」)。

 

因為多言用智使人心容易流於狡詐虛偽,無法達到教化的真正目的。

 

從施教的效果而言,言教更是不如身教;

 

滔滔不絕的言辭灌輸,遠不如親自示範、人格感召的效果大。

 

老莊認為知者不言是因為:第一,知道言說有限、道理無窮,故宜不言;

 

第二,言說用智,澆薄真性,故宜不言;

 

第三,不言少事,無為而民自化,所以不言。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8 03:1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