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學院(法國)】 CoillègedeFrance(Franc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法蘭西學院在法國擁有獨特的地位,既非一所大學,也不是大學區(académie);
非一所大學院(grandeécole),也不是法國中等教育的初級中學(collège);
並不傳授學生固定的課程,也不頒授任何學位證書或文憑;
其課程對所有人公開,且不需預先註冊。
如果要區分其與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NationaldelaRechercheScientifique,CNRS)的不同,那就是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有義務將其所作科學研究的成果,在其他教學機構加以傳授;
而法蘭西學院就如同是一所高級的教學機構,只是將其所作的基礎研究,在院內對巴黎市民公開傳授,平均每場大約有五千名聽眾;
他們也可以到巴黎以外的地區或國外演講。
法蘭西學院的創立可追溯到一五三○年的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Ⅰ,1494~1547)。
在法國歷史上,法蘭西斯一世是相當重要的皇帝;
他二十歲登基時便風靡了法國人,因為他長得高大、精力充沛、作戰英勇,並且對文學和藝術有敏銳的感受,因此文人、學者和作家等,頗受禮遇。
當時印刷術已經傳入巴黎,出版社應運而起,法蘭西斯一世指定大學者布德(GuillaumeBude)主持皇家圖書館,且規定各出版社必須向皇家圖書館呈繳一分出版品,更使得文藝風氣鼎盛。
然而在社會古老傳統的索邦學院(deSorbonne),卻仍以基督教世界的講經權威自豪為「全世界知識麵包的烤箱」。
法蘭西斯乃成立一所皇家講師學院,教授希伯來文、希臘文、拉丁文和科學,以擺脫索邦的狹隘控制。
這便是今日法蘭西學院的前身。
法蘭西學院的教學科目雖然不同於索邦的神學,卻承襲了其運作方式與作風。
索邦學院建於一二五七年,由法王路易九世(LouisIX)的禮拜堂牧師索邦(RobertdeSorbon)所建,只招收神學生。
當時的大教堂原則上皆建立一所學校以教育傳教士。
巴黎的聖母院所成立的學校最為有名,吸引各地學子前往研習,因此教師的需求也增多了,除了獲得主教授權得以頒發學位文憑的教師之外,無數獨立的教師也逐漸出現,最後其聲勢更凌駕教會學校的教師,便要求循著都市其他行業的先例來組織工會,經過多年抗爭,終於在一二一五年與一二三一年取得國王與教皇認可,承認「教師與學者大學」(UniversitasMagistrorumetScolarum)為自治會社,完全獨立於主教的管轄,並享有司法豁免權。
法蘭西學院承襲自索邦學院的傳統自由與獨立風格,自一五三○年創立至今,不斷發揚光大這個最高學術社區的兩項基本原則:一是院士寶座的更換是以該學科領域的最新最突出研究為基準,而新增院士則是以創新的研究主題為考量;
二是在院士會議中由其同事們自由選舉,因此被選為院士者,非關其身分地位,乃基於其學術研究的領先與創新。
這種彈性與動態性格,使法蘭西學院得以在學術領域中繼續保持其進步與領導的地位。
如今的法蘭西學院有五十二個院士,包含整個學術領域,從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醫學、哲學、社會學、經濟學、史前學、建築學、考古學、語言學到文明研究、藝術創作與音樂等。
其他還有四個席位保留給國外的學者,這四位院士由國會邀請,其中一席給歐洲研究者,一席給國際研究者。
法蘭西學院所努力傳達的信念,自始至今,仍然是一種研究自由的理念,非為政治服務,非為自身利益,是一種對知識寶庫的追求,是一個自治的會社,不受政治力量的影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