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性善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1 01:0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性善說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性善說是孟子繼承子思率性之論,進而提出其性善的主張。

 

孟子在〔盡心篇〕中指出人生有不慮而知的「良知」和不學而能的「良能」,並從日常經驗中觀察得人生來就具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的「四端」;

 

因而主張將這四端加以發展擴充,就成為仁、義、禮、智四種德性。

 

孟子在〔告子篇〕中又提出「良心」的概念,朱注:「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謂仁義之心也。」

 

由此可見孟子所說的「良心」、「良知良能」、「四端」,其實是一貫相通的。

 

孟子認為人只要順著本性的發動去做,就可以為善;

 

至於做不好的事(為惡),並不是本來材質不好的緣故,而是受外物的引誘,把良心放失的結果。

 

良心之所以放失,內由於「不思不知」,外由於「陷溺桎梏」,所以孟子說:「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

 

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

 

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

 

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

 

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孟子並以牛山之木為喻,說明本性之善,以及喪失本心的緣故。

 

孟子的心性論中,首先提出人與一般生物差異性的問題;

 

認為人雖然也有「飲食男女」的物質要求,但與其他動物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人與動物的分別就在於人有「心」,所作所為均合乎義理。

 

其次,他又指出人與人之間的同類性問題;

 

認為凡是同類的都有相似的特性。

 

他說:「聖人與我同類者。

 

……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

 

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

 

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

 

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孟子指出,人與聖人有同類性,聖人不過先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擴充而已。

 

於是孟子根據先驗的性善論,提出了「人皆可以為堯舜」的主張。

 

孟子認為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仁義禮智這些道德觀念,都是「良知良能」,所謂「仁義禮智根於心」,「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因此人性善是內在的、超驗的;

 

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高於禽獸,是因為人有善心、良心,或者善端。

 

但僅有善端,不加擴充,仍不足以為善,必須把善端擴充到極致的地步,才能成為聖人;

 

而此則有賴於教育的促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3 21:46 , Processed in 0.104496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