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同文館】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京師同文館之設置,肇因於清末西方列強入侵中國,清廷苦於欠缺適當的外交人才以擔負交涉折衝重任;
尤其咸豐十年(1860),第二次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喪權割地,創鉅痛深,清廷更深深體會「外國交涉事件,必先議其情形,……欲悉各國情形,必諳其語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故下定決心,由造就外語人才從頭做起,乃仿俄羅斯館章程規制,設置了外國語學堂以培養外交和翻譯人員,供總理衙門及各使館之用。
同文館由此於同治元年(1862)首先創立,歸總理衙門管理;
初只設置英文館,聘英人巴登(J.S.Burdon)為英文教習,漢人徐樹琳為漢文教習。
其後相繼添設法文館、俄文館(1863)、德文館(1872)、東文(日文)館(1895)。
此外,因鑒於西藝西學之精巧,遂添設算學館、天文館(1866)等。
同治元年初設時,恭親王奕訢即擬定章程,規定學生由八旗滿、蒙、漢閒散內擇其資質聰慧,現習滿文,年在十五歲上下者,各旗保送二、三名,予以酌量錄取,挨次傳補。
其後又曾向專取正途的士大夫招考,也曾分批保送上海廣方言館與廣東同文館學生就讀,甚而有經推薦即可直接入館者。
學生人數極盛時達一百三十餘人。
學生通常肄業八年,一律留館住宿,食宿和書籍均由館方供給,並領膏火費,待遇優厚。
考試分月課、季考、歲考、大考(三年一次)數種,優等者授以品秩與官職,擔任翻譯或投身自強運動所興辦的事業中。
同文館在管理上,由於同治五年後辦學經費自海關提取,故財政大權為總稅務司哈德(R.Hart)所攬,教習聘任率由其包辦,總教習丁韙良(W.A.P.Martin)一任二十六年(1869~1895),兩人對於同文館之發展,關係極大。
光緒二十年(1894),清廷慘敗於甲午戰爭,次年御史陳其璋上疏痛斥同文館之腐敗,未曾真正培育出造詣精熟、洞悉時務之士。
其他如李端棻、孫家鼐、梁啟超等人也各就宗旨、規制、教學等多有批評。
光緒年間士大夫對同文館乃至整個教育的批評,以及所提的各項建議,影響到京師大學堂的設置(光緒二十四年)與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
光緒二十七年,同文館簡併至京師大學堂,由管學大臣統一整頓。
京師同文館之創設,厥為清末新式學校之濫觴,而其四十年間之成敗,亦可為此時期教育活動之縮影。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