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沈亦珍】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10:58: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沈亦珍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沈亦珍(1900~1993)原名天錫,改名禕,字亦珍,以字行。

 

江蘇省高郵縣人。

 

幼入私塾啟蒙,後進慶城小學。

 

十三歲小學畢業。

 

赴南京,升鍾英中學就讀。

 

中學畢業,先入上海私立大同學院就讀一年。

 

民國六年(1917)夏,考取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工科。

 

七年(1918)夏考取教育部公費,入香港大學文科。

 

十一年(1922)畢業,獲文學士學位。

 

旋應聘赴廈門集美師範學校,任教半年。

 

十二年(1923)赴暨南中學教書。

 

暨南改為國立後,擔任國立暨南大學附屬中學主任,該校以來自各地之僑生為教育對象,較直爽易衝動,而易滋事端;

 

學校改訓導處為指導處,著重輔導工作,其原則認為輔導人員須先了解學生,宜以學生之觀點看問題,然後幫助學生自行解決困惑,務期學生自動自發,達成自我教育之目標。

 

沈氏本此原則,學生犯規行為日減,社會的觀感也隨之而變。

 

十四年(1925)夏,任私立上海大學英文學系教授,兼在「立達學園」任教。

 

十六年(1927),到江蘇省立上海中學任師範科主任,後接教務主任職。

 

二十二年(1933),創辦私立上海開明中學,擔任董事長。

 

次年春天,考取江蘇省政府教育工作人員出國進修,赴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arMichigan)教育學院攻讀。

 

一年後得碩士學位,即轉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二十五年(1936)五月,通過博士學位返國,任教廣東勷勤大學教育學院。

 

次年七月,接任新創設之江蘇省立鎮江中學校長,斯時對日抗戰已開始,八月,上海已成為戰地;

 

十二月,上海淪陷,學校奉命解散,沈氏在有條不紊地處理有關事宜後,才逆江經武漢到達四川。

 

應聘至復旦大學文學院任教。

 

次年秋,出任甘肅省教育廳主任祕書,襄助廳長鄭通和,有計畫地推展教育行政,使原屬教育落後地區的甘肅省,不論在經費、各級學校數量、學生素質提升等各方面,皆有極顯著的成效。

 

在甘肅省教育廳服務三年後,應聘到國立西北師範學院任教兼英文系主任。

 

三十二年(1943)秋,轉到國立中央大學教育學院任教。

 

不久又奉調教育部擔任簡任督學,掌理高等教育的視察事宜。

 

時在西北地區的高等學府,常滋生學潮問題,沈氏皆能圓滿解決各校之風潮。

 

抗戰勝利後,應聘為江蘇省立上海中學校長,當時原上海中學設備受戰爭影響頗為殘破,經努力經營,未及三年即已恢復戰前舊觀,且更進步。

 

三十七年(1948)冬,大陸局勢逆轉,他正在英國進行三個月之參觀訪問,未及結束,即接電函,返校處理應變。

 

次年春,返抵上海即接國立臺灣大學之聘,惟他仍將學校經費及其他應行移交事項交待清楚,家人安頓妥當,自己則堅持到最後關頭,才飛抵臺灣。

 

沈氏到臺後,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聘其為英語系主任,遂以師院為專任,臺大為兼任。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成立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負責全省中等教育輔導工作,擔任主任委員之職。

 

政府遷臺後,出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

 

掌管初等、中等及華僑教育工作。

 

任內完成工作頗多,如進行「生活中心教育」的實驗,並舉辦「四二制中學實驗」與「四年制中學實驗」。

 

在職期間曾擔任復興書局董事長,從事出版事業。

 

行政院改組,教育部長易人,沈氏也離教部職位,回臺灣省立師範大學任教。

 

四十六年(1957)十一月,美國政府在臺灣成立「美國在華教育基金會」,從事協助我國學人赴美研究,以及教育文化交流工作。

 

四十八年(1959),應聘為執行祕書,改在師大兼任。

 

五十一年(1962),應聘出任香港蘇浙公學校長,而辭去「在華基金會」執行祕書及師大之教職,任校長達二十年之久,期間曾兼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校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

 

並兼任南海英文中學及葵星工業中學顧問。

 

六十九年(1980)十月,擔任香港調景嶺中學董事長兼校監,負責整頓該校,而有卓著成效。

 

八十二年(1993)過世,享年九十四歲。

 

沈氏在教育專業活動方面,曾應英國文化委員會邀請前往英國參觀講演。

 

亦曾受美國務院邀請前往參觀考察大學及中等教育。

 

並任我國首席代表前往菲律賓參加公立學校制度成立五十週年紀念,世界教師組織職業教育委員會委員,中美文化會議代表、中國教育會常務理事。

 

其主要著作,計有:〔中學聰穎兒童教育〕、〔社會中心教育〕〔歐美中等教育〕、〔中學英文教學法〕、〔英語語音學〕、〔教育論叢〕等書。

 

沈氏的教育理念重個人與社會的融通,而融通的橋樑即是教育。

 

他認為教育過程有兩端,一為個人,一為社會,經過教育過程個人得以逐漸成長為社會有用分子;

 

同時由於各分子的努力,社會也得以產生進步。

 

人有天賦潛能及個別差異,教育即在於試探學生興趣才能,使之充分發展;

 

學校則為社會之工具,任務在於達成社會所認可及所需要之目標。

 

其中中等教育階段,為學生發展之關鍵期,故其教育特別重要,需於此階段實施通識教育,讓青年得到健全之教育,人格有均衡之發展。

 

綜觀沈氏一生,致力於教育文化事業,對中等教育更是傾心傾力,且強調教育實驗與研究的重要性,對於現代中國中等教育的推展,實有莫大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2 13:32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