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運思期】 FormalOperationalStage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依皮亞傑(JeanPiaget,1896~1980)對發展次第的分法,在十二歲至十五歲間或至二十歲間的青少年,認知結構發生重大的改變,有別於具體運思期。
此期的青少年能夠考慮假設;
若假設為真,就能從中推演出結果。
亦即推理往往忽視「內容」,卻能遵循推理與「形式」,是以稱為「形式」運思。
具體運思期與形式運思期均與邏輯思考有關(參見相關辭目),但其間仍存有如下差異:第一,形式運思期的心智活動,不再需要真正的物體、事件或情境為憑藉。
具體運思的兒童,認為真實的領域才是可能的;
而形式運思期的兒童,則認為可能的領域才是真實的。
第二,形式運思期的心智運思,特別是在思考的可逆性方面,有較完備的協調,亦即能將邏輯的(inversion)與相互性(reciprocity)運思統合成單一結構。
這些運思的協調,在具體與形式層次上的差別,可以質量守恆(保留)任務來說明。
當將泥球揉成香腸狀時,具體運思期學生能不受形狀改變的規制,而指出質量不變。
他們所持的理由是,這些改變可以「反逆」回去。
此時兒童也可能說,一個向度(如寬度)的改變,從另一個向度(如高度)的改變獲得補償(即相互性)。
具體運思期兒童能運用其中的任一項理由說明,但無法協調。
而形式運思期兒童期能同時運用反逆與相互性,說明所持之答案的理由。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