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倫理】 AutonomousEthics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自律倫理是從自己的法則推演而得,並將自我滿足的意義歸因於其原則的倫理理論。
相對地,他律倫理(heteronomousethics)是將道德建立於己身之外的權威基礎上,如快樂主義(hedonism)、幸福主義(eudaemonism)與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等。
自律倫理的理念出現於十七、十八世紀的英國道德學家。
他們假定特殊道德感的存在,獨立於社會經驗及個人的物質需求。
把道德解釋為根本的。
德國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對道德的自律(autonomy)有詳細的描述。
法國的理論學家從人的本性推論道德,將一種先驗的狀態歸諸於道德:人的存在是根本自明道德原則的實踐。
康德相信只有對道德法則(無上命令-Categoricalimperative)的尊重,免於外加的道德動機,如自私、追求快樂和社會聲譽等,才是道德的。
自律倫理的理念為現代倫理學派所採納,如直觀主義(intuitionism)、新教主義(Neo-Protestantism)、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等。
從馬克斯主義(Marxism)的觀點,自律倫理和他律倫理的兩難是膚淺的。
道德的起源超越其限制,在這種意義下,道德是他律的,也是自律的,有其特殊性,有自己的發展邏輯,並非直接由客觀的經濟因素推論而得。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