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 Spontane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在心理學中,行為不是由外在刺激所引發,而是發自內在(內心),內涵元素有決定力的稱為自發性。
就哲學而言,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康德(I.Kant,1724~1804)認為知識乃由感性與悟性共同合作而成。
感性(Sensibility)表示接納性,是一種借助於經驗而形成感官直覺知識的先天的認識能力;
悟性(Understanding)則表示自發性,指人運用先天的概念或範疇去整理感性材料的能力。
康德說:如果沒有感性,對象就不會為我們所覺;
如果沒有悟性,就不能思維對象。
悟性不能直觀,感性不能思維,只有二者聯合起來時才能產生知識。
康德在〔純理性批判〕(CritiqueofPureReason)中說:「意識從其自身產生觀念的能力,認識的主動性,應該叫做悟性。」
由此可以說,悟性就是自發性,是主動的認知能力,是比感性高的認知形式,也是一種運用範疇、概念為對象以建立規律的思維能力。
照康德的觀點,意識自身產生出來一些範疇(共有十二個),這些範疇源自悟性,而依存於感性。
人在認知時發揮自發性,主動地用範疇把感性材料結合起來。
悟性就是意識的「自發性」,主動的安排現象世界中的材料,使其具有一定的形式。
照康德的說法,範疇使經驗對象的知識可能產生;
同時,也由範疇使經驗對象可能存在。
先天的悟性範疇使一切對象知識可能產生,是因為在感性階段時,只存有感性的直觀,直到有了悟性範疇把經驗直觀當做材料納入範疇中,才具有規律性的聯繫,因此悟性範疇使經驗對象的知識成為可能。
康德認為人天生有一些範疇、概念,如因果性、必然性、全體性等,是他所謂的「悟性的純概念或純範疇」。
「悟性」活動就是把這些「純概念」套到感性直觀所提供的材料中,使之具有必然聯繫和因果關係,從而構成具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識。
除了悟性之外,康德認為還須有主體意識的主動統一性。
這種主體意識的主動統一性,就是「先驗統覺」(TranscendentalApperception),是「自我意識」(Self-consciousness),是一切有關對象的認知的最高條件,也是所有對象之統一性的首要條件。
由於「自我意識」的活動,才能把悟性範疇應用於感性材料,使感性和悟性得到統一,以建構必然的客觀知識。
黑格爾(G.W.F.Hegel,1770~1831)認為悟性雖然也是由概念到判斷和推理的思維活動,但悟性是抽象的、形而上的思維,也就是把一切都看成是靜止的、固定的、不相聯繫。
只有理性才是認知的高級層次,才能展顯宇宙的真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