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饋處理】 FeedbackTreatmen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由行動的結果所提供的資訊,成為下一步行動的基礎,即為「回饋」(feedback)。
從行為複製的歷程來看,這個歷程決定那些已獲得的學習,其轉變成行為表現的範圍和程度。
很顯然地,一個人可經由觀察猴子,學習到牠們如何利用尾巴從這棵樹懸吊至另一棵樹。
但是,因為人沒有尾巴,很難複製這些行為。
換句話說,一個人能以認知方式學習大量的東西,卻因各種不同的理由,而無法將訊息轉變成為行為。
班杜拉(AlbertBandura)主張即使一個人具備所有足以作出適當反應的生理機能,觀察者能模倣楷模行為之前仍需一段認知的演練。
按照班氏的說法,符號(symbol)係從一個楷模的經驗中,以可與個人的行動相比較的方式為版本來持續運作,在這個演練過程中,個體觀察他們本身的行為,並取來與其以認知方式所複製楷模的經驗中作比較;
若與記憶中楷模的行為之間有任何觀察差異,將會調整修正此行為。
這樣的過程,將使觀察者和楷模之間的行為持續至可被接受的配合為止。
因此,示範經驗的符號性保留特性,創造了一個「回饋環」(feedbackloop),以利用自我觀察和自我修正,逐漸使個人的行為仿同楷模之行為。
若從「模控學」(Cybernetics)的觀察來看回饋處理,韋納(NorbertWiener)將其界定為資訊處理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韋氏關注各種機械的與生物的系統記錄、處理與傳遞資訊的方式。
他特別感興趣的是所謂「自動控制裝置」(Servomechanisms)的自動控制系統。
自動控制裝置是一種把輸入與某種標準的或期待的狀態作比較的系統,而且在兩者之間若有不一致性,會引發此等裝置設法減輕此種不一致性。
修正的行動所獲得的結果,回饋到該系統中,而另作比較。
如果輸入與期待的狀態之間,仍然沒有配合,就需要採取進一步的修正行動。
這樣的歷程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輸入與期待的狀態二者之間,出現可被接受的匹配為止。
例如,飛機的自動駕駛儀以及自動調溫器,皆為自動控制裝置,其系統中皆有回饋處理的活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