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9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犯罪傾向】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4:53: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犯罪傾向

 

Criminalit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犯罪傾向是傾向於做出違反刑法的行為,通常有一再重覆或堅執犯罪的行為表現。

 

這個名詞也曾經引起爭議,因為有了這個名詞,便會從人類社會中區分出一種人,遭人「另眼相看」;

 

而且刑法常有改變或修正,地域之別更大,故而罪刑各異,罪犯的心理傾向也缺少確定而一致的判斷基準。

 

通常刑事犯多為侵奪別人的財物,如詐欺、竊盜、殺人等。

 

早期社會出現的這類行為多源於因貧苦而謀生困難,目前犯罪者已不是出自這類原因,而且罪犯的年齡已有日趨降低的趨勢,故而少年犯和兒童犯也日漸增加。

 

典型的犯罪傾向論者最早的有三派:第一為實證主義者兼罪犯生理學派,如曼海姆(H.Mannheim)一九六五年出版〔比較犯罪學〕(TheStudyofCrime),相信一貫的犯罪者是在人類進化歷程中的叛逆祖性的表現,因而引起對犯罪者生物結構的研究。

 

第二為對罪犯智力的研究,相信罪犯之不假思考,只圖近利的行為乃是由於愚蠢無知,不知道自己行為後果的嚴重性,後來發現犯罪者多屬不正常者,且正繼續研究中。

 

第三出自心理分析學派,其中之一著重罪行之非理性成分,如佛洛依德(S.Freud,1856~1939)即主張罪行是由於負疚感,下意識的企圖由犯罪得到懲罰;

 

另一則重視罪犯幼年時的親子關係對道德發展的影響。

 

近年對犯罪傾向著眼於學習模式,認為是一種消極的迴避制約(passiveavoidanceconditioning),先是重視犯罪技術與行為習慣,兒童期自發性的「違規」行為受到懲罰,和厭惡相聯,成為明顯的情緒狀態,因避免厭惡而不自覺的重覆「被禁止」的行為,由此受到懲罰猶如習慣性的「必然」,不復用理性決定行為及後果。

 

艾森克(H.J.Eysenck,1916~)以為持續的犯罪行為多見於外向型的人格(見其1964出版之〔犯罪與人格〕(CrimeandPersonality),而且此類人的體格多是肌肉強壯者。

 

研究親子關係影響社會化發展者,發現父母對子女社會化歷程有必然的影響,同時破碎家庭的影響亦在其中,但尚無明確的區分例證。

 

迴避制約經實驗研究,比較「制約」與「非制約」的差別,證明「制約」(即幼年管教)與心理傾向有關,但這樣的實驗要經過長期驗證,要待日後的行為表現來證明。

 

由彙集許多非系統性研究的事實歸納,幼年親子關係對犯罪傾向有相當影響;

 

尤其父母在管教兒童時所用的語言,積極性的指導或解說和消極性的禁止或斥責有明顯的分別,後者顯然會引起兒童的情緒反應,進而影響其心理傾向。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1-14 00:1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