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性從心】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去性從心」的意思是說人們背離了真實的本性,而聽從心智的驅策。
根據莊子學說,人們由原始素樸的狀態,漸次演化至文明的過程,也是人們喪道失德的過程。
文明越進步,人們的道德越墮落;
人的理智功能越發達,也就越喪失純真的本性。
〔莊子.繕性篇〕中說,上古洪荒時代,自然運行和諧,物我無別,「人雖有知,無所用之」,這樣的狀態可稱為「至一」,即物我彼此混同為一。
其後人性道德漸次敗壞,先是隧人伏犧的時代,變生食為熟食,服牛乘馬,網罟記事,人智開啟,人欲滋生。
不過此時政治組織鬆散,還能順應民心,只是「至一」的時代已經不再了。
其次是神農黃帝的時代,播食百穀,征伐不享,這時政治制度嚴密,只能安定天下,不能順應民心。
等到唐堯虞舜的時代,道德更是墮落:「興治化之流,(ㄐ一ㄠ,澆)淳散朴,離道以善,險德以行,然後去性而從於心;
心與心識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後附之以文,益之以博;
文滅質,博溺心,然後民始惑亂,無以反其性情而復其初。」
也就是說堯舜大興教化,澆薄了淳厚的民心,敗壞質樸的風俗,遠離自然之道,代之以有意為善之心;
行事損害道德,進而放棄自然本性,依順有為智心;
有為智心不足以安定天下,於是附加文采,增益學問,文采破壞人的本質,學間使人心陷溺,無所適從。
於是人民開始迷亂,沒有辦法再恢復原有的真情實性。
這裡去性從心的「性」字含義甚廣:性者生也,是指人與生具來的自然性質。
莊子以自然主義的立場,認為性是人與生而俱、毫無任何人為影響的自然本性,最為真實,是人的內在價值、道德理想之所繫。
人的本性一旦受到文明汙染,就會喪失沉淪,進而反映在所有心智官能活動之上,如〔天地篇〕上說:「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亂目,使目不明;
二曰五聲訊耳,使耳不聰;
三曰五臭薰鼻,因惾(ㄗㄨㄥ,阻塞)中顙;
四曰五味濁口,使口厲爽;
五曰趣捨滑心(亂心),使性飛揚。」
一旦斷喪本性,眼耳口鼻的官能固然無法正常運作,心理精神的作用更趨混亂。
由此可知「心」原是「性」的一部分,泛指所有心理情緒、認知作用與精神狀態(參見「心齋」)。
站在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的立場,莊子認為所有心理活動之中,智心作用最為重大,最容易惑亂人心;
若要使人心平治,必須涵養超越精神,去知喪己。
這裡去性從心的「心」是指不當的智心,而不是指崇高的精神作用,而去性從心即在描寫人心墮落、道德沉淪的過程,正是人喪失內在真實本質,聽從智心驅策的過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