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學校制度】 SchoolSysteminDemocraticPeople'sRepublicofKorea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北韓的學校制度依其教育發展狀況可分為三個時期,分述如下:1.基礎建立時期(1941~1953):在一九四五年獨立後,「北韓臨時人民委員會」就開始制定教育系統,其所宣布的第一個教育政策為〔教育臨時法〕,目標在於加強國家主義,並宣示共產主義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其後,在一九四六年頒布〔二十項政策綱要〕,內容主要為普及義務教育,並在政府的領導下建立各種特殊的學校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平壤建立了金日成大學(KimIrSungUniversity)。
到了一九四九年,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學校系統,其中包括了五年的人民學校、三年的初等中學、三年的高等中學與四年的學院或大學。
除了這個基本系統外,另外還有技術學校與師範學校,相當於高等中學。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所有的學校資源都被整編成為軍事服務,教育政策與計畫也跟著戰爭的需要擬訂,學校成為軍隊的訓練營,教師與學生都投入了這場戰爭,教育發展呈現停擺狀態。
到了一九五三年韓戰結束,學校系統又做了重大的改變:五年的人民學校減為四年,另外在學院與大學中則附設了部分二到三年的預備課程,為因戰爭而無法完成中等教育者提供補習教育。
2.重建時期(1953~1957):由於戰爭的破壞與經濟的衰頹,重建時期的教育要求全國師生共同投入勞動生產,加入重建的行列,並藉此體驗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此時期重要的教育措施有:(1)建立人民學院以改善政策制定的專業能力與官僚精英的經濟與管理能力;
(2)建立社會教育機構;
(3)建立教師學院與在職訓練中心。
3.穩定時期(1958年以後):此時期最重要的工作是開始於一九五八年十一月的〔七年義務教育發展計畫〕。
此義務教育的擴展被視為是北韓邁入義務技術教育的第一步。
一九六一年以後,所有的教育階段則都有明顯的擴張,因為國家需要有更多的技術工人,因而特別強調技術教育。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最高人民大會加強了九年技術義務教育,並於一九六八至一九六九學年度開始實施;
而從一九七二年起,更將義務教育的年限增加到了十一年。
北韓教育的哲學是建立在共黨意識形態上,最基本的教育方針是在七年計畫時期(1961~1967)由金日成所提出的:1.年輕人必須成為對黨與革命忠貞的人民;
2.教育應與生產勞動適度的結合;
3.技術教育有待加強;
4.中等教育後的技術人員訓練應予擴增;
5.加強成人教育以使每個人都擁有更多的技術;
6.文學與藝術是教育人民的重要媒介;
7.共黨必須加強所有相關領域的指導,以確保黨的政策能成功的落實。
北韓的學校系統有三個類別:普通教育、特殊教育與成人教育。
普通教育是由四年的人民學校、六年的中等學校、四到六年的學院或大學所構成。
包含幼稚園一年、小學四年與中學六年,學齡是六至十六歲,都是義務教育。
在師資的訓練方面,有三年制的師範學校,培育幼稚園師資;
也有四年制的教育學院,培育中學教師。
另外除了普通教育的兩年高中外,還有三到四年的高等技術高中,屬於高級中等學校的層級。
高等教育方面,雖然有不少的機構,但僅有一所金日成大學,其他都僅是學院性質,且多為生產學院。
特殊教育則頗具多樣化,包括所有特殊的領域,諸如體育、音樂、戲劇、舞蹈、繪畫與外國語等都設有專門學校。
成人教育則可分為兩類:一類系統是為工人辦的夜間學校,包括兩年制的工人學校、三年制工人中學與四到五年的生產學院;
另一個系統則是附屬於中等學校的一貫學校或一貫班。
在課程方面,人民學校的課程包括十一個科目:一至三年級設有韓語、數學、體育、美術、音樂、技術與衛生等科目;
高年級則再加上歷史、地理、自然、工廠與農地的實務工作。
其中韓國語文占的授課時數最多,旨在藉由課程中描述之革命英雄英勇的傳記進而實施思想教育。
在中學的前三年,課程包括了一些科目的普通研究,高年級則強調自然科學的理論與實際。
例如數學、物理、化學、工藝、理化等科目。
在高等教育課程方面,強調的是科學與工藝教育,且與勞動和軍事訓練緊密結合,其中幾近有五分之二的課時被用來研究所謂的通識教育,其中包括:朝鮮工人黨的歷史、馬克斯列寧的政經科學、俄國語與軍事訓練。
剩餘的時間則從事專門領域的研究,除此之外,每個學生都必須撥出部分時間從事義務勞動。
北韓的基礎教育政策是由朝鮮勞工黨中央委員會所決定,並在最高人民大會上立法通過。
高等教育則歸屬於高等教育部,師資訓練機構則隸屬於普通教育部,農業學院則屬於農業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