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5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0 02:34: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韜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王韜(1828~1897)字紫詮、子潛,號仲弢,又號南大遁叟;

 

清江蘇長洲人。

 

十八歲入新陽縣學,成秀才,但至南京參加鄉試未中;

 

二十一歲至上海為英國倫敦會教士麥都里聘為墨海書館中文編輯,與數學家李善蘭交往密切。

 

三十三歲時曾暗助太平軍,事泄後避居上海英國領事館;

 

三十五歲引渡至香港,幫助理雅各翻譯中國經典十餘年,譯有〔書經〕、〔詩經〕等,其間在四十歲時曾隨理雅各至英國二年,助譯〔易經〕、〔禮記〕,並趁便遊歷歐洲諸國,廣泛接觸到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思想有深刻變化。

 

四十五歲出版[普法戰記],獲得熟諳洋務的名聲;

 

四十六歲時由伍廷芳贊助,與黃勝在香港創辦〔循環日報〕,評論時政,主張變法自強,認為「變古以通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十八歲出版小說〔遁窟讕言〕及〔甕牖餘談〕,是記述外國和太平軍時事的書;

 

五十二歲出遊日本,著有〔扶桑游紀〕。

 

五十七歲定居上海,並獲聘為格致書院的院長,幫助傅蘭雅博士辦學,發展科學教育,在應用科學領域為中國近代化打下基礎。

 

王韜為清末改良派學者與報刊創辦人,其最重要著作為五十五歲時在香港出版的〔韜園文錄外編〕,係選錄他多年來在〔循環日報〕上論說的精華而成;

 

他的書信集〔韜園尺牘〕也很重要,其中提出許多改革主張,贊成採用西方的政治制度,不過他基本上仍屬中體西用的思想,強調「變其外不變其內」,堅持孔子之道是萬世不變的,雖然「器則取諸西國」,但是「道則備自當躬」。

 

他認識到西方「器械造作之精,格致推測之妙」,可是卻以為中國決不能行,可行的只有火器用於戰,輪船用於海,及語言文字以通彼此之情。

 

因此,「由本以治末」是洋務之綱領,而本根所繫則是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儒家基本德目。

 

關於變法自強,他指出當時中國所當變者有取士、練兵、學校、律例四項;

 

其中有兩項與教育制度密切相關。

 

首先在取士方面,他主張講究有用之學,將文科分成兩類:第一類是選拔有道德的人,由「鄉舉里選」產生,不必考試;

 

第二類要考試的則分為十科,分別是:經學、史學、掌故之聲、詞章之學、輿圖、格致、天算、律例、辯論時事、直言極諫。

 

由此可見,他已將道德和才能分開,並納入西學三科。

 

其次,在學校方面,他主張分為文學、藝學二類;

 

前者是「經史、掌故、詞章」之中學,後者是「輿圖、格致、天算、律例」之西學。

 

此外,他並主張國家應另設軍事學校以肄習水師武備,教以司砲、駕舟、布陣、製器,而各省、郡、川、邑則應由國家設立文、武學墊,以為訓習之所。

 

為了減緩接受西器的阻力,王韜採取「西器源出中國」的立場,提出文字、禮樂、制度、天算、器藝等都是由中國而流傳及外;

 

認為世界有歸於大同之勢,中國要吸入西方的長處,而中國也應把三綱五倫向世界推廣。

 

不僅如此,王韜對西方議會政治的本質認識亦頗為正確,值得注意;

 

他強調學習西方不當止於船堅砲利的層次,還要師法他們「上下一心嚴尚簡便」之處,認為西方「唯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隱得以上達,君惠亦得以下逮」,猶有中國三代以上之遺意,而在君民共主制下「大政必集眾於上下議院」,即使「君可而民否」仍不能實行。

 

不過王韜並未直接主張君主立憲制,或許是由於時機尚未成熟。

 

總上可知,流亡海外多年,且身兼報人及教育家身分的王韜,在教育方面的各項改革主張,仍是相當突出及進步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07:04 , Processed in 0.096674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