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上感應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22:1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太上感應篇〕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太上感應篇〕為書名,簡稱〔感應篇〕。

 

道教勸善書。

 

宋代陳奐子稱其「推本道德之旨,發明禍福之端,究誥天下之證,嚴於訓戒,以警悟人心者矣!」

 

原文總一千二百七十四字。

 

作者及成書年代不詳。

 

〔正統道藏〕收李昌齡傳,鄭清之贊〔太上感應篇〕三十巷。

 

〔宋史、藝文志、神仙類〕著錄李昌齡〔感應篇〕一巷。

 

後人多以為李昌齡為該書作者。

 

據近人考證:該書本文約作於北宋末南宋初年。

 

〔感應篇〕千餘字,宣揚天人感應,勸善懲惡。

 

始於「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終於「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句。

 

各流傳本每句均有詳細注解。

 

其大意謂天地有司過之神,如三臺北斗神君、三尸神、灶神等錄人善惡,為惡必降之禍,行善必降之福,依所犯的輕重奪人算紀,按立善多少為各等神仙。

 

其詳列諸惡與眾善。

 

〔道藏〕李昌齡傳、鄭清之贊本博引三教典籍,歷述靈應故事,宣揚感應靈驗,天神難欺,並融宋儒理學於其中,鄭清之為理宗名相,博引〔四書〕、〔五經〕,其贊極稱〔感應篇〕句句不虛。

 

還以普度的口吻為人演說雖行善不多,然只要歸心為善者,均可證仙果。

 

陳奐子在前序中說:善而無所勸則詛,惡而無所戒則流,使人知所勸而勉於善,知所戒而懼於為不善,則夫保衛良心,通其情性之正惕然不敢自肆。

 

該書將道教修養化為世俗生活,對後世影響頗大,為民間流傳較重要的善書,內而道士,外而儒生,莫不津津樂道。

 

或謂「福善禍淫,天之道也,趨善遠惡,人之道也。」

 

〔感應篇〕之作為不能擇善而行者設爾。

 

人心未嘗無畏,上焉畏義,其次畏禍。

 

讀是書者見為惡得禍之可畏,充畏禍之心而畏善之心萌焉。

 

據許昌馮夢周前序,該書在宋代已大量刊行流傳。

 

宋嘗刊版於虎林之東太一宮。

 

前者李宗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字樣,其版早已不存。

 

其後又多有刊行。

 

除李昌齡注外,歷代均有注釋。

 

如宋紹定六年(1233)胡瑩微〔進太上感應篇表〕,元泰定甲子(1324)陳堅〔太上感應篇靈圖說自序〕、明王周汲〔五五峰集〕卷三〔太上感應篇序〕、清黎士弘〔托素齋文集〕卷五〔感應篇序〕等。

 

該書清代譯為滿文流傳,至及嘗流傳於朝鮮、日本等國。

 

國外亦有作注者。

 

〔太上感應篇〕除〔道藏〕收錄李昌傳三十卷外,其它多種叢書、類書也收錄。

 

如〔道藏輯要〕尾集收〔太上感應篇注〕一卷,清惠棟〔奧雅堂叢書〕二編第二十二集有〔太上感應篇注〕二卷,〔道藏精華錄〕第十集〔太上感應篇贊義〕一卷。

 

今存李昌齡傳宋本為最早之本。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3 05:32 , Processed in 0.2812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