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天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21:56: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天倪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天倪」原是指自然的分際;

 

根據莊子學說,宇宙間萬事萬物的差別區分,都出自人的主觀執見,認為己是彼非,如果就事物自身自然而然來說,並沒有分別,而這自然沒有分別,就是自然的分際,也就是天倪。

 

「天」在莊子用語中代表自然,如「天籟」是指自然的聲音,「天府」是指自然的寶庫,「天食」是指自然的供給等,而「倪」的本意則是端倪,是分際。

 

莊子在〔齊物論〕中提出「莫若以明」、「彼是方生」(參見「齊物論」、「莫若以明」、「彼是方生」)等說,認為宇宙間萬事萬物原本齊平無別,所有的差別區分,都是由於人心偏執,分彼此而起。

 

因此唯有破除執見,領悟「彼此」、「是非」只是依附人心而有的對立觀,便能體會自然的分際(自然原沒有分際)。

 

如〔齊物論〕上說:「何謂和之以天倪?

 

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是之異乎不是地無辯,然若果然也,則然之異乎不然者亦無辯,化聲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窮年也。

 

忘年忘義,振於無竟,故寓諸無竟。」

 

所謂自然的分際就是無所分別,以自然的無所分別化解人心的執著分辨,就得將不是與是,不然與然平等看待。

 

進一步說,「是」如果真的是「是」,那麼「是」與「不是」的不同,不過是自然而已,無需爭論分辯;

 

同理,「然」(對的)如果真的是「然」,那麼「然」與「不然」(不對)的不同,也不過是自然而已,無需爭論分辯。

 

如此「是」、「不是」與「然」、「不然」等音聲相對的語詞,有如毫無差別,並不相待一般。

 

也就是說以自然無分別的分際,來化解人心是非的分辯對立,隨任自然無極變化蔓衍滋生,以至於無窮無盡。

 

如此一來,沒有時間久暫,也就沒有生死是非,終於達到全然無分別的境界。

 

莊子稱這樣的境界是「天均」(自然均平之理)、「兩行」(對立之事,並行不悖):「是以聖人和之(高亨認為宜作「休乎」凡是非,而休乎(配合上文,高亨認為應作「和之以」)天均,是之為兩行。」

 

修道的人不再分辨是非,以自然之分來化解爭議,使對立兩造各行其便,就是所謂的「兩行」。

 

在〔寓言篇〕,莊子則解釋言說概念是人用來區別分辯的工具,也是人表情達意不得不使用的媒介,如果人各執一辭,堅持己見,則我是彼非的爭端必然不斷。

 

唯有使用語言時,有如酒器,滿則傾,空則仰,傾仰隨人地作無心之言,才能達到無分別的境界,所謂「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就是這個意思(「卮」是酒杯,卮言或以為言辭如酒器隨人仰俯,無心而出,或以為是人於酒酣耳熱之際,暢所欲言)。

 

有言無言在於人心,而不在於語言自身,〔寓言〕中說:「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

 

言無言,終身言,未嘗言;

 

終身不言,未嘗不言。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

 

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

 

天均者天倪也。」

 

也就是說,不以名言概念加諸事物之上,則可以對萬事萬物等量齊觀,不做分別。

 

齊平之理和言說之別,是前者無言,後者有言,因此無法等量齊觀,唯有無言(或者無心之言),才能真正做到齊觀。

 

無心而言,即使一生言說,也有如不曾言說;

 

反之如果成心著,即使一生都不發一言,仍不能說做到平等齊觀的境界。

 

萬事萬物從特定的角度觀點來看,固然有一定的性質,就事物自己而然來說,卻沒有什麼是不對的,不應該的。

 

唯有無心之言,通意傾洩,以自然的分際(即無分別)化解此是彼非的爭議,才可以長久。

 

宇宙萬物同源一體,以各種不同形狀方式繁衍後代,形成相互滋養的生態環境,首尾相銜,不知始終,不辨高下。

 

因此可以說天道無私,對萬物一視同仁,這一視同仁的均平之理,也就是自然的分際。

 

總結以上所說,天倪的意思是自然的分際,由於萬事萬物在自然之中,均等齊平,原無分別,自然的分際也就是自然無分別。

 

自然無分別可用來化解人心執見,以及此是彼非的爭議,可以借著無言或者沒有成心的卮言來達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9 10:28 , Processed in 0.09374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