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反求諸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8 21:4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3-8-25 16:46 編輯

反求諸己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反求諸己」出於〔孟子.離婁上〕:孟子主張人在發現自己的言行不為人所接受時,就應該立刻反省、求諸己身。

 

孟子說:「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使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這一段話是說:一個人想要破除良知的障蔽,有賴於自我心性的反省。

 

所以孟子很重視個人「自反」的功夫。

 

究竟在何種情況下應該「反求諸己」?

 

孟子直截了當地說:「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就是說凡是遇到與自己不合的狀況,都要先反回來求自己的不當之處,而不是先責怪別人。

 

例如自己愛人,而人卻不肯親近我,就該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仁愛還不夠?

 

治理人的,而人卻不受治理,就該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智能還不足?

 

自己禮遇人,而人卻不回敬我,就該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還不夠禮敬?

 

時時恪守「反求諸己」的原則,就隨時隨地都能自行警惕、自我約束、自求改進,久而久之,身心自然會逐漸趨向端正無邪的境地;

 

如此一來,天下人都會來歸依順服。

 

所以孟子引用〔詩經.大雅.文王〕的話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作為總結;

 

意思是說,人如果能永久地配合天命而行善道,遇到不如預期的反應時,能先從自我反省、自我改進開始,那麼自然可以多福。

 

人若能時時刻刻以反求諸己的工夫自我訓練,則良心就能保持清明靈覺;

 

同時避免對人吹毛求疵、凡事只知責人的心理,逐漸形成寬忍的氣度、恢宏的胸襟,所謂能責己,可以免己之過,不責人,可以增人之功。

 

做人先要求自己、檢討自己,就能以一顆包容、諒解的心來面對周遭的人、事、物,如此則有助於人際的和諧,更能因此促進自我成長、增加智慧,是最好的修養工夫。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9-23 03:3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